齊魯晚報訊欠債還錢天經地義,但家住棗莊山亭區鳧城鄉的田先生卻拿著一堆欠條發了愁,因為欠款的不是別人,而是村里的干部。這些欠條大多是在前些年蓋了村里的公章后留下來的,但是多年過去,曾經在村里任職的已經早換他人,這四萬多欠款成了田先生無處討還的“個人財產”。 來吃飯都是照顧生意 沒想到成了無頭賬 十幾年前,田先生就和妻子在村頭自家的住房里經營著小飯館。這些年來,村子里的一些招待什么的都會到他們的小飯館里就餐。 欠條大多已經破舊。記者 韓微攝 “我們這是農村,沒有什么大飯店,都是像我這樣的小餐館,以前的時候不光是村子里,我們旁邊那個水泥廠沒停產的時候,也會把一些招待安排到我這里,我們的生意還是很好的,平常又都熟悉,所以打條說下次一塊算的不在少數,其中光是幾個村里的村支書什么的,吃飯打的欠條就有好幾張。”田先生邊跟記者介紹,邊將自己放了八九年的欠條從一個信封中掏了出來,記者看到,不少欠條都是用村里專用的信紙書寫的,由于欠條開具的時間比較長,不少欠條都已經發黃破損,看落款時間,最早的是2001年。欠條立據時間最集中的是在2007年,那么這些年過去了,田先生怎么一直沒有去催賬,反而等到現在才想起“清欠”呢? “我們村基本上都是一個姓,打欠條的又都是村里的書記、村主任什么的,他們經常來也是照顧我們的生意,畢竟農村人做個小生意不容易,干飯店更是辛苦,所以也就不怎么在意有些欠賬。但是沒想到后來這些打下欠條的人有的被處分,有的意外去世,還有其他情況,就成了無頭債。”說著,田先生給記者從一堆欠條中挑出一張欠款一萬多元的欠條,他介紹說,這是最大的一筆款項,是當時的村干部按了手印立下的字據,其他的則都是既有手印又有村公章的。中間他也找過現在村里的一些干部,詢問這些錢是不是可以現任的班子給幫忙處理了,但是一直以來沒有得到解決,甚至于有些欠賬人家根本就不承認了。 |
相關閱讀:
- [ 12-08]山東大學:一場為“青椒”而生的體制之變
- [ 12-06]山東日照原副市長萬同獲刑18年 全家貪腐近2千萬
- [ 12-05]山東發布大霧橙色預警信號 航空、高速等出行受影響
- [ 12-09]山東中小學生超重肥胖現象呈明顯低齡化趨勢
- [ 12-09]山東:流動人口短居三五天也可享受公共服務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