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航局:全面提升民航航空器全球追蹤監控能力
2016-12-16 13:41:31??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周冬 林雯晶 |
分享到:
|
資料圖:11月16日,由石家莊正定國際機場、民航河北空管分局、河北航空有限公司等聯合舉行反恐暨應急救援綜合演練活動拉。中新社記者翟羽佳 攝 中新網12月16日電 據中國名航局網站消息,中國民航局副局長王志清日前強調,全面推進航空器全球追蹤監控體系建設,對于今后全國民航運行態勢掌握、流量管理系統、航班正常而言都是一項基礎性工作,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全面提升我國在民航航空器全球追蹤監控的能力,加強我國航空安全保障體系建設。 12月13日,民航局在京召開航空器追蹤監控體系建設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研究進一步加快航空器追蹤監控體系建設工作思路,部署下一步工作任務。民航局副局長王志清出席會議,會議由安全總監吳成昌主持。 王志清強調,全面推進航空器全球追蹤監控體系建設,對于今后全國民航運行態勢掌握、流量管理系統、航班正常而言都是一項基礎性工作,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意義重大。 王志清強調,航空器追蹤監控作為全球業界的一項長期任務,涉及到法規、標準、運行管理、技術手段、新技術研發及應用等方方面面,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全面提升我國在民航航空器全球追蹤監控的能力,加強我國航空安全保障體系建設。 會議明確了航空器全球追蹤監控體系建設下一步的工作要點:一是統籌協調、形成合力,明確責任、落實擔當,扎實推進“三步走”實施工作。盡快修訂和完善“三步走”實施方案,提交局務會審議,以此作為今后各單位開展航空器追蹤監控體系建設的依據和指南。 二是開放共享,盡快建立航空器位置信息共享平臺。依托運行監控中心建立航空器位置信息共享平臺,盡快實現運行監控中心、空管局和航空公司之間的航空器位置信息數據共享,不斷健全民航運行信息資源管理機制,形成信息開放、資源共享的航空器運行信息監視網絡。 三是堅持自主,協力開展“北斗”通航應用。按照“先通用后運輸,先監視后導航”的“北斗”應用實施策略,積極就通航“北斗”應用示范事宜與國家北斗辦等相關主管部門進行溝通,從政策上鼓勵和支持“北斗”在通航領域的應用,盡早實現“北斗”通航的導航和監視應用。 四是技術創新,不斷提升民航運行監控水平。大力推進ADS-B、航空公司衛星通信能力建設,強化風險管控能力,提升應急處置能力,以開放和包容的心態加強行業內外的技術合作,做到真正重視新技術、敢于利用新技術、善于應用新技術。 |
相關閱讀:
- [ 12-14]民航局:旅客可向民航部門申請確認航班延誤取消原因
- [ 12-10]浦東機場發生疑似跑道入侵事件 民航華東局介入調查
- [ 12-08]習近平就巴基斯坦民航客機失事向巴總統致慰問電
- [ 12-08]民航工會擬授東航處置險情機長全國民航五一獎章
- [ 12-06]中國民航首部《航班正常管理規定》2017年實施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