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 習近平李克強作重要講話
2016-12-16 20:18:44??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陳虹虹 陳虹虹 |
分享到:
|
會議認為,我國經濟運行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雖然有周期性、總量性因素,但根源是重大結構性失衡,導致經濟循環不暢,必須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上想辦法,努力實現供求關系新的動態均衡。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最終目的是滿足需求,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給質量,根本途徑是深化改革。最終目的是滿足需求,就是要深入研究市場變化,理解現實需求和潛在需求,在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中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給質量,就是要減少無效供給、擴大有效供給,著力提升整個供給體系質量,提高供給結構對需求結構的適應性。根本途徑是深化改革,就是要完善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體制機制,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打破壟斷,健全要素市場,使價格機制真正引導資源配置。要加強激勵、鼓勵創新,增強微觀主體內生動力,提高盈利能力,提高勞動生產率,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提高潛在增長率。 會議指出,今年以“三去一降一補”五大任務為抓手,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初步成效,部分行業供求關系、政府和企業理念行為發生積極變化。明年要繼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第一,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要總結今年工作,落實已部署的各項任務,根據新情況新問題完善政策措施,推動五大任務有實質性進展。去產能方面,要繼續推動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要抓住處置“僵尸企業”這個牛鼻子,嚴格執行環保、能耗、質量、安全等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創造條件推動企業兼并重組,妥善處置企業債務,做好人員安置工作。要防止已經化解的過剩產能死灰復燃,同時用市場、法治的辦法做好其他產能嚴重過剩行業去產能工作。去庫存方面,要堅持分類調控,因城因地施策,重點解決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庫存過多問題。要把去庫存和促進人口城鎮化結合起來,提高三四線城市和特大城市間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提高三四線城市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水平,增強對農業轉移人口的吸引力。去杠桿方面,要在控制總杠桿率的前提下,把降低企業杠桿率作為重中之重。要支持企業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加大股權融資力度,加強企業自身債務杠桿約束等,降低企業杠桿率。要規范政府舉債行為。降成本方面,要在減稅、降費、降低要素成本上加大工作力度。要降低各類交易成本特別是制度性交易成本,減少審批環節,降低各類中介評估費用,降低企業用能成本,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勞動力市場靈活性,推動企業眼睛向內降本增效。補短板方面,要從嚴重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從人民群眾迫切需要解決的突出問題著手,既補硬短板也補軟短板,既補發展短板也補制度短板。要更有力、更扎實推進脫貧攻堅各項工作,集中力量攻克薄弱環節,把功夫用到幫助貧困群眾解決實際問題上,推動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各項政策措施落地生根。 第二,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把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放在突出位置,狠抓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品牌創建、質量安全監管。要加大農村環境突出問題綜合治理力度,加大退耕還林還湖還草力度。要積極穩妥改革糧食等重要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和收儲制度。抓好玉米收儲制度改革,做好政策性糧食庫存消化工作。細化和落實承包土地“三權分置”辦法,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明晰農村集體產權歸屬,賦予農民更加充分的財產權利。統籌推進農村土地征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要嚴守耕地紅線,推動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加快落地,保護和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廣辟農民增收致富門路。 |
相關閱讀:
- [ 12-16]中國經濟未來怎么干?習近平給出答案
- [ 12-16]三個“五”——習近平供給側改革的頂層設計
- [ 12-15]中國經濟還行不行?習近平:我有堅定信心
- [ 12-14]習近平的“經濟公開課”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