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群;堅持穩中求進 邁向全面小康
2016-12-22 21:39:45?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唐麗萍 我來說兩句 |
【經濟日報·編者的話】近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深入分析當前國際國內經濟形勢,認真總結今年經濟工作的經驗成績,闡明經濟工作指導思想,對2017年經濟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如何深入領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定發展信心、保持戰略定力,把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貫徹到各個方面?我們特邀請專家學者撰文就相關問題進行探討,以饗讀者。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是治國理政的重要原則,也是做好經濟工作的方法論,明年貫徹好這個總基調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穩中求進”是經過實踐檢驗的、正確的工作原則,是在錯綜復雜的國內外形勢下,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基本方略。 深刻認識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現實挑戰 國際金融危機深刻影響了我國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近年來,我國出口年均增速大幅下降,就是一個例證。從國內看,由于多種原因,基礎設施、基本公共服務、優勢產業過多地集中于大城市,導致人口過度向大城市集中,中小城市吸引力不足。這一格局對我國擴大內需和推動經濟轉型都有一定制約。 出口和投資,是長期以來拉動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主要需求。這兩大需求增速持續大幅下降,必然影響外向型企業、重化工、裝備制造業、能源工業的訂單,使工業品銷售困難加大,開工率和產能利用率降低,同時,也會帶來持續加大的經濟下行壓力。 市場需求水平下降,使供給端的企業發展環境發生深刻改變,導致企業圍繞訂單的競爭強化,亦會促使企業從關注生產的數量轉變到關注產品的質量與效益上來。在需求水平下降的同時,需求的選擇性也在提高。一方面是從賣方市場到買方市場的轉變,另一方面是人民群眾收入水平提高以后,對生活品質的要求提高。市場需求特點的這些變化,亦會倒逼供給結構、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促進新興產業、服務業發展。而生產小型化、智能化、專業化將成為產業組織新特征。 值得注意的是,在需求水平下降的同時,我國的生產要素相對優勢也在發生變化。過去勞動力成本低是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大優勢,引進技術和管理就能迅速變成生產力。現在人口老齡化日趨發展,農業富余勞動力減少,要素的規模驅動力減弱,經濟增長必須更多依靠人力資本質量和技術進步,必須讓創新成為驅動發展新引擎。此外,資源環境約束加大,應順應人民群眾對良好生態環境的期待,推動形成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新方式。 綜合以上分析,國際金融危機后,我國經濟發展所面臨的國內外各種復雜矛盾和問題,一方面使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增大,另一方面也迫使我國供給結構和供給水平要加快調整與提高,經濟發展方式要加快轉變。凡此種種,表明我國經濟發展面臨一些現實挑戰,但挑戰亦是機遇。這些都需要引起我們高度重視。 在應對嚴峻考驗中不斷取得積極進展 面對復雜形勢,黨中央確定了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堅持宏觀政策要穩、產業政策要準、微觀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實、社會政策要托底,著力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經過持續努力,已初步形成各方面發展緩中趨穩、穩中向好的總體態勢,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質量和效益不斷提高。 穩增長取得積極成效。第一,托底基本民生成效明顯,消費需求已成為需求增長的主導力量。圍繞社會政策托底的要求,政府精心抓好就業、扶貧等工作,切實把基本民生的底線兜住、兜牢。盡管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但近年來就業形勢總體平穩。就業形勢穩定以及扶貧和幫扶困難家庭、困難人群的工作取得積極成效,支持了居民收入增長大體穩定,支持了消費持續增長平穩。2016年前三季度最終消費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到71%。消費已成為穩增長的重要基礎。第二,基礎設施投資持續保持較快增長,已成為投資增長的重要穩定器。2012年以來,基礎設施投資增速持續保持在20%左右,明顯高于投資增速。目前與新型城鎮化和“一帶一路”相聯系,基礎設施建設的項目儲備比較充足;地方債置換、PPP融資方式的推廣,明顯改善了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保障條件。這些都表明政府適度增強基礎設施投資穩投資的成效已經顯現并將持續顯現。第三,房地產投資增速由落轉穩。在新型城鎮化持續推動的支持下,2015年房地產市場銷售形勢開始好轉;2016年1至11月份,城鎮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增長24.3%,明顯好轉。受其帶動,房地產企業在一二線城市的可售房源快速減少,資金來源持續增加,相應區域的住房開發建設活動明顯升溫。盡管今年以來房地產市場出現了局部過熱,但調控比較及時,政策的針對性比較強,對投資、投機性買房形成有效控制。據此分析,未來房地產投資會保持大體平穩的增長態勢。在基礎設施和房地產投資帶動下,2016年大宗商品銷售形勢明顯恢復,價格水平提高,工業企業效益明顯好轉。受其帶動,制造業投資增速也開始回穩。綜上所述,穩增長的效果已經在消費、投資等國內需求增長趨穩方面表現出來,已經帶動企業銷售形勢走穩,開工率趨穩。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積極進展。近年來,在穩增長、穩大局的基礎上,政府著力調結構、轉方式、全面深化改革;2016年進一步著力于“三去一降一補”五大任務,針對突出矛盾和問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目前去產能、去杠桿、去庫存、降成本、補短板工作成效顯著,取得良好開端。工業結構、產業結構調整取得積極進展,高技術產業、裝備制造業加快發展,服務業等第三產業比重提高,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提高。技術創新活動明顯增加,科技投入大幅提高,R&D占GDP的比重持續上升,創新驅動力不斷增強。此外,重點領域、關鍵環節的改革也在扎實推進。 綜上所述,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使我們在嚴峻的形勢下,穩步前進,不斷取得新成就、新進展,經濟社會發展形勢日益向好。 實踐證明,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是當前形勢下正確、有效、必須繼續堅持的重要原則和經濟工作的方法論。 |
相關閱讀:
- [ 12-01]張立群:經濟增長由落轉穩的信號已經比較明確
- [ 04-04]中國經濟現積極變化 張立群:一季度增速不會再降
- [ 12-24]張立群:扎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 [ 12-07]“四個沒有變”傳遞中國信心——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
- [ 08-07]張立群詳解“7%”:中國經濟增速回調已初步觸底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