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凈整潔的達孜縣福利院。易成晨 攝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易成晨):上學、就醫、養老是民生三大問題,但在西藏,這些卻都不是問題。近日,“冬行西藏”全國網絡媒體行拉薩采訪組深入達孜、林周、當雄等縣,在親眼看、傾耳聽來自貧困戶、領導干部等群體的反饋過程中,記者深刻感受到西藏的民生改善力度之大,以及西藏在民生政策上的高度自信。 畫面1 談民生:來自頂層設計的自信 12月19日,西藏自治區黨委常委、自治區副主席、區黨委宣傳部部長、區互聯網黨工委副書記邊巴扎西與"冬行西藏"全國網絡媒體行一行座談。邊巴扎西對西藏自治區成立以來各方面巨大變遷的描繪令人震撼。在談到西藏現在基本形勢時,邊巴扎西說到,西藏的民生在全國改善力度最大。這是因為中央和自治區黨委都高度重視,堅持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用改善民生的實際舉措增強各族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 過去西藏的適齡兒童入學率不足2%,而現在已經達到幾乎100%。西藏也已率先實現十八年免費教育。齊備的教育基礎設施建設使得即便在海拔5000米的地方,也可看到校園書聲朗朗。藏文的普及率和使用范圍也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過去西藏的人平均壽命僅為38歲,嬰兒死亡率很高,而現在人均壽命已經達到68歲,嬰兒死亡率極低。 孤寡老人只要自愿,現在已經實現所有縣以上的養老院集中供養。 畫面2 解民憂:來自保障有力的自信 12月19日,拉薩市達孜縣五保集中供養中心(又稱“達孜縣社會福利院”)。80歲老人扎西旺堆精神矍鑠,他滿臉笑容地告訴記者,“之前在老家時生活困難、看病困難,現在這里照顧非常周到,讓我很放心。” 福利院里設施齊全、干凈整潔。院子里的老人們三三兩兩的曬著太陽、轉著經筒,顯得十分閑適。 醫療、按摩、保健、理發等各種服務一應俱全,以及為了照顧藏族老人的風俗習慣和精神信仰需求的臨終關懷室,福利院里充滿人情味。 幸福的晚年生活讓老人們無憂無慮,2011年,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縣政府支持下,福利院為10對自愿結為夫妻的老人舉辦了一場隆重的集體婚禮。 2015年底,西藏已在全國率先實現了所有有意愿五保對象集中供養和孤兒集中收養,有意愿五保對象集中供養率、孤兒集中收養率均為100%,全面實現老有所養、幼得其育。 畫面3 察民意:來自安居樂業的自信 12月19日,拉薩市達孜縣精準扶貧易地搬遷安置點。達孜縣副縣長邊巴次仁指著一排排新樓房對記者團說,“你們可以進去隨便問(貧困戶的感受),我們有這個自信!”令在場記者們都笑了起來,這樣的自信,大家很服氣。 易地搬遷是實現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重要手段,從區級到縣級,西藏投入巨大,換來的成果也是顯著的。 畫面4 體民情:來自家園秀美的自信 12月20日,拉薩市林周縣卡孜鄉精準扶貧易地搬遷安置點。73歲的貧困戶羅吉談及搬入150平米新房的感受時,止不住地說自己有多開心,“開心得睡不著覺”。 干凈整潔的藏式小院、政府贈送的家具電器,這些讓羅吉沒有理由不開心。她帶著記者來到她曾經生活的地方——曠野里僅有24平米的逼仄土坯房,衛生條件極差。眼前景象令記者很難想象一家四口如何擠在里面生活。 站在曾經的住所前,羅吉不住地說:謝謝!謝謝你們! 采訪過多個易地搬遷的貧困戶后記者發現,生活條件天翻地覆的變化讓他們眾口一致地對政府的扶貧政策表示非常滿意。 畫面5 得民心:來自如期脫貧的自信 12月21日,拉薩市當雄縣羊八井鎮那多村。51歲的牧民嘎瑪旺杰在采訪團離去時,久久站在家門口目送。 嘎瑪旺杰此前靠打零工維持生計,妻子患病后生活更加困苦。他四個孩子里一個殘疾,一個讀六年級,一個讀初三,一個兩歲幼兒。如今,受惠于扶貧政策,他妻子的看病費用可100%報銷,孩子上學可完全免費直至高中,甚至到大學后學費路費也會由縣政府報銷,讓他的壓力大大減少。政府為他安排了環衛工、草監員等工作,加上合作社的產業分紅,他家的人均年收入從過去的1100元上升到現在的4000元以上,超過羊八井鎮定下的3345元脫貧線。 “感謝政府的幫助,”他說,“下一步還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徹底摘掉貧困的帽子。” 解決好貧困戶的就學就醫問題,便可大幅減少他們的脫貧壓力。事實上西藏全區在這兩方面的政策都非常著名。 后記: 在拉薩市的多日多地采訪中,記者注意到,所有官員在談及民生問題時,都表現出高度的自信和驕傲,而另一方面,受訪的西藏群眾對政府民生政策表達的滿意則印證了這一點,這樣的情景在其他地方是少見的。 有報道顯示,西藏一直被評為全國幸福指數最高地區,拉薩市則連續多年被評為全國幸福指數最高城市。這一和諧局面毫無疑問歸因于西藏對民生問題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投入。可以說,西藏的民生自信,是有理有據,令人信服的。 |
相關閱讀:
- [ 12-22]冬行西藏,固邊富民:藏南邊境小城的扶貧創新之策
- [ 12-20]西藏昌都噶瑪寺——康區著名的古剎之一
- [ 12-13]外媒:中國新建公路鐵路連接西藏尼泊爾 全程6070公里
- [ 12-08]西藏聶榮5.1級地震致兩百余間房屋損壞800余人受災
- [ 11-23]中國西藏文化保護與發展協會第三屆會員代表大會召開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