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有關負責人解讀《關于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提升養老服務質量的若干意見》
2016-12-24 06:47:00??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周冬 |
分享到:
|
居家社區養老是符合中國國情、老年人選擇最多的養老方式,但長期以來,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水平不高、基礎設施不完善、人才短缺、資金投入不足等問題較為突出。 意見著眼于補齊短板,提出了推進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全覆蓋的目標要求和措施: ——開展老年人養老需求評估,加快建設社區綜合服務信息平臺,對接供求信息,提供助餐、助潔、助行、助浴、助醫等上門服務,提升居家養老服務覆蓋率和服務水平。 ——依托社區服務中心(站)、社區日間照料中心、衛生服務中心等資源,為老年人提供健康、文化、體育、法律援助等服務。 ——鼓勵建設小型社區養老院,滿足老年人就近養老需求,方便親屬照護探視。 民政部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促進司有關負責人表示,這些措施必將加強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的有效供給,夯實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在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中的基礎性作用。 記者了解到,近期,民政部、財政部經遴選公布了26個地級市開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十三五”期間,民政部、財政部將持續開展該項試點,探索總結和推廣應用一批符合國情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好經驗、好做法,夯實居家社區養老的基礎。 提高農村養老服務水平 城鄉養老服務發展不平衡是影響養老服務業健康發展的重大問題。長久以來,我國農村養老服務發展嚴重不足,歷史欠賬較多。 意見緊扣農村養老服務能力和水平提升,要求拓展農村社區綜合服務設施的養老服務功能,鼓勵建設自助式、互助式養老服務設施,加強農村敬老院建設,通過資源整合豐富農村養老服務載體。 同時,鼓勵專業社會工作者、社區工作者、志愿服務者,依托農村基層黨組織、自治組織和社會組織參與農村養老服務,通過力量整合豐富農村養老服務主體。 民政部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促進司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民政部將加強五保供養機構和互助性養老服務設施建設,鼓勵有條件的五保供養機構發展成為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同時,著力推動建立農村失能、留守、高齡等特殊和困難老年人關愛服務體系,推進基本養老服務城鄉均等化。 打造醫養結合服務網絡 “醫養結合”是實現“健康養老”的有效途徑,也是老年人的迫切需求。為此,意見明確提出了建立醫養結合綠色通道的“行動指南”,旨在深入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融合發展。 ——鼓勵符合條件的執業醫師到養老機構、社區老年照料機構內設的醫療衛生機構多點執業。 ——開通預約就診綠色通道,推進養老服務機構、社區老年照料機構與醫療機構對接,為老年人提供便捷醫療服務。 ——提升醫保經辦服務能力,切實解決老年人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問題。 ——探索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形成多元化的保險籌資模式,推動解決失能人員基本生活照料和相關醫療護理等所需費用問題。 “民政部要與國家衛生計生委一起在現有的醫養結合試點基礎上,進一步打通醫養結合綠色通道,形成覆蓋城鄉、規模適宜、功能合理、綜合連續的醫養結合服務網絡。”民政部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促進司有關負責人說。 這位負責人表示,民政部將建立長期照護服務標準、質量評價等行業規范,探索建立從居家、社區到專業機構的分級照護服務體系。同時,完善監管體制機制,規范養老機構運營服務,促進養老服務健康發展。 |
相關閱讀:
- [ 12-23]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提升養老服務質量的若干意見》
- [ 12-22]調研組蒞臨禾欣社區指導智慧健康養老服務工作
- [ 12-17]省人大常委會到龍文區調研智慧型居家養老服務平臺工作
- [ 12-09]養老服務組織將覆蓋福州所有社區 提供康復護理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