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洛杉磯12月29日電 (記者黃恒)美國中央情報局前高級情報分析員約翰·尼克松撰寫的新書《提審總統:審訊薩達姆·侯賽因》已于27日出版發行。評論認為,本書出版時機微妙,既有對過去10多年美國在伊拉克犯下種種戰略性錯誤的反思,也有對即將就職的當選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提出的忠告。 作者于1998年至2011年在中情局工作期間專門研究中東問題,特別是研究薩達姆的思維和行為方式,為美國最高決策層撰寫報告。 尼克松在書中回顧了2003年12月美軍抓捕薩達姆的過程,詳實記錄了當年自己作為專家第一個提審薩達姆的對話內容。他直言不諱地承認,直到審訊過后,他才認識到,自己以前并不了解薩達姆。更重要的是,美國2003年發動伊拉克戰爭推翻薩達姆政權的出發點其實全部建立在錯誤信息基礎上,進而導致小布什政府對“后薩達姆時代”伊拉克和中東格局的判斷與現實情況南轅北轍,反倒是身為階下囚的薩達姆當時就準確預言了日后的亂局。 尼克松寫道:“薩達姆被捕之前,我一遍遍地從軍隊情報官員和布什政府官員那里聽到一種說法:如果我們抓住了薩達姆,我們就能控制住在伊拉克日益麻煩的武裝活動。這一判斷的假定是,薩達姆對遜尼派武裝人員有牢固的控制力(可實際上他沒有)。摧毀復興社會黨政權就會讓伊拉克成為一個和平的國家(可實際上并沒有)。布什政府2003年3月發動軍事行動的戰略構思預設前提是,把薩達姆趕下臺,那樣民主和自由就會在‘后9·11時代’的中東興盛起來。” 尼克松披露,當年美國政府做出發動伊拉克戰爭和絞死薩達姆的決策,其實并非如小布什所說的那樣聽取了中情局專家的意見,他本人直到薩達姆死后一年才有機會向小布什和時任副總統切尼等人解釋真實情況,然而為時已晚,不過那些高官似乎對此也并不在意。 2006年12月30日,薩達姆被處以絞刑,距本書出版正好10年。《紐約時報》評論認為,此書一方面再次喚醒人們的質問:美國為什么自討苦吃把薩達姆趕下臺?另一方面也揭示了中情局在向美國總統和其他決策者提供情報方面作用有限。 更令人關注的是,候任總統特朗普正在和中情局打嘴仗,前者似乎認為無需后者的專業性輔助便可搞定國際事務。特朗普甚至還在競選時夸獎過薩達姆在對付恐怖分子時絕不留情的做法。 尼克松也在書中對特朗普提出忠告:“我們即將上任的總統有機會在重構中東地區秩序上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這就需要做出艱難的抉擇,最關鍵的是要認識到,如果我們想要恢復本地區的穩定、控制住恐怖主義的影響,我們也許不得不面對我們厭惡的人們和領導者。總之,我們要讓外交手段回到對外關系政策中。” |
相關閱讀:
- [ 06-03]尼克松圖書館升級改造將于10月完成 耗資1500萬美元
- [ 05-17]評:莫迪不是“尼克松” 中印已是成熟大國關系
- [ 08-10]尼克松辭職40周年:美國艱難反思水門事件遺產
- [ 08-23]美報:解密錄音展現尼克松另一面 講話直率冷酷
- [ 10-14]尼克松私人生活照為何不多:面對鏡頭就緊張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