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爆料稱,在一些影視圈群里有人公然出售黑熊熊掌。3日上午北京青年報記者調查發現,出售者自稱這些熊掌從俄羅斯托專人帶進國內,隨后發售給國內買家,售價為980元一斤。對此,法律界人士表示,出售者和購買者或將觸刑涉嫌犯罪。 事件 男子朋友圈公開叫賣熊掌 “當時我就震驚了。”回憶起看到群里有人出售熊掌的消息時,劉先生感嘆道。劉先生稱,元旦期間他在一個電影人的群里,看到一位自稱某傳媒集團的“王總監”發布消息說可以代購黑熊熊掌。 劉先生提供的截圖顯示,這位王總監自稱“辦事處常年在俄羅斯工作”,所以可以代購到來自俄羅斯的熊爪尖和狼牙等物。隨即,王總監在群聊頁面中,曬出了三張有人手持黑熊熊爪、或將熊掌擱在鐵盆里以及一些散置的被剝了皮的熊爪的照片。王總監還留下了微信號方便與他聯系。 此事自2日晚被曝光后引發眾多網友關注,多名網友提醒“國家林業局”對此事進行關注。 細節 賣家自稱有專門渠道帶入 按照出售者王總監留下的微信號,北青報記者3日上午以購買者身份與其取得聯系。王總監2日晚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同樣發布了可以代購熊掌的消息。王總監說自己出售的是正宗的來自俄羅斯的黑熊熊掌,價格是“980元一斤”。他稱自己出售的熊掌中,有已經“扒皮去骨”的,做起來很方便,也有帶著毛皮未經處理的。隨后,他發來一張照片,照片中有數十個帶有黑色皮毛的熊掌被堆放在地上。 對于“980元一斤”的定價,王總監稱因為“過關費用特別大”,且這些熊掌“不像是國內那種帶腳脖的,一點水分都沒有”。而對于熊掌流入的渠道,他自稱有專業的人會把這些熊掌帶回國內,隨后通過快遞發給不同地區的買家。 被問到是否會涉嫌違法時,王總監稱俄羅斯售賣熊掌的很多,在俄羅斯當地不算違規,但他表示,“往國內帶確實會麻煩點”。不過王總監告訴北青報記者,即使在國內也不用擔心會被查到。“過年送禮不都是這些嗎?”他補充道。 專家 “吃熊掌大補”不可信 關于“吃熊掌大補”的說法,早已在此前的一些報道中被辟謠。此前有專家解釋,熊掌肉雖有健脾胃、養氣血和祛風濕等功效,但這些功效并沒有什么值得宣揚的,“因為豬蹄、牛蹄中也有這些成分”。 專攻生物方向的果殼網主筆“瘦駝”告訴北青報記者,和豬、牛、羊肉等類似,熊掌的主要成分也是膠原蛋白、脂肪、碳水化合物等,所以從營養價值上來說并沒有太大區別。 “之所以在一些食客間引發追捧,可能更多的是出于食客的獵奇心理,它不是大眾消費品,更多地被視為‘奢侈品’。”但專家提醒稱,無論熊掌是否有價值,國家已明令禁止買賣熊掌,“這就是一道無法逾越的紅線”。 由于“王總監”的微信“地區”標記為北京市朝陽區,3日下午,北青報記者撥打北京市森林公安局電話,反映王總監朋友圈公然叫賣熊掌一事。工作人員稱,將對該消息進行核實,一旦證實將依法對涉事人員進行處置。 觀點 買賣熊掌雙方或將觸刑 北京澤永律師事務所主任王永杰律師認為,判斷事件中的“王總監”的違法程度,主要看出售者和購買者涉及的黑熊熊掌的數量和涉案金額,但“他們的行為可能會觸犯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制品罪”。 我國《野生動物保護法》明確規定,禁止出售、購買、利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及其制品。王永杰律師指出,根據《刑法》相關規定,非法收購、運輸、出售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制品是犯罪行為,根據不同犯罪情節,將處以拘役直至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
相關閱讀:
- [ 12-25]廈門島內全面禁止活禽交易 仍有商家公開叫賣
- [ 12-15]“梔子花、白蘭花”吳語叫賣聲將申請為聲音商標
- [ 12-10]網上5萬元叫賣汽車眾籌系統 行業風險高頻爆發
- [ 12-07]女子朋友圈叫賣“偉哥”牽出億元大案
- [ 10-27]網友叫賣演唱會門票你敢買嗎?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