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配圖 近日一則全面兩孩1周年的新聞引發了網友關注。2016年1月1日,一聲響亮的啼哭,鄭州市民趙女士的第二個孩子降生了,比預產期晚了兩天。“我當時高興得都哭了!怕他早出來,我躺在床上一周沒敢動。值了!” 這個幸運兒出生的日子是全面兩孩政策實施的第一天,這意味著,他是合法出生的,他的家庭也無需承擔任何超生處罰。而如果他早一天出生,情況將完全不同。 這一天,不光對趙女士一家,對中國民眾來說都是一個特殊的日子。實行了近40年的獨生子女政策正式宣告終結,中國進入了全面兩孩時代。 政策實施一周年之后,記者觀察發現,全面兩孩時代不乏糾結和預警。 離預期有多遠 不少機構曾預測,政策落地后會出現明顯的生育堆積。至于第一年新增加的出生人口,各方預計從400萬到七八百萬不等,個別學者的估計更是超過千萬。即使是最保守的預測,2016年增加的出生人口也會超過200萬。 從各省市的建檔分娩數據看,2016年的確在不少地方出現了孕產人數明顯上升的現象。以北京為例,2014年新生兒數量為20.8萬人,2015年為17.2萬人。根據北京市衛計委的預測,2016年全年新生兒數量將可能突破30萬人。 北京新生兒數量激增,除了外地來京孕產婦增加外,一個重要原因是,北京作為政治、文化中心,聚集了大量政府機關、事業單位、高校、國有企業總部等。這些部門的員工恰恰是受計劃生育政策限制最強的人員,也就是說,這批人在全面兩孩政策實施之前超生的比例非常低,因此在政策放開后生育意愿的釋放更加明顯。 來自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的數據顯示,2016年上半年分娩量為15489人,比上年同期上升了30%。同樣,來自山東、江蘇等縣市醫院的數據都表明了孕產人數的明顯上升。 南京大學人口學者陳友華表示,全面兩孩政策實施之后,出現一定的生育堆積是非常正常的。“如果生育政策放開之后都沒有明顯的生育堆積,那就太可怕了。我們需要擔心的不是這個生育堆積太大,而是太小,太短暫。” 2016年全年的新生兒數量尚未公布,但已有部分部門和機構做了預測。在直屬衛計委的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官網首頁上,有一個每秒鐘都在變動的人口時鐘,實時顯示中國人口總數和出生人口數量。2016年12月31日,該人口時鐘顯示2016年出生人口的總量為1618萬人,低于2015年的1655萬。 |
相關閱讀:
- [01-10] 走進“二孩”時代——全面兩孩政策實施一年間(一)
- [01-10] 全面兩孩1周年:多出生1百萬人左右 遠低于預期
- [01-10] 全面兩孩1周年 熊孩子怕被奪愛自殺威脅驚掉下巴
- [01-02] “全面兩孩”政策實施一年整 不少地區醫護人員緊缺
- [01-10] 全面兩孩一周年: 多增約100萬人 遠低于預期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