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1月11日電(田阿萌)中國國家統計局1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2月份,PPI環比上漲1.6%,同比上漲5.5%。這是PPI連續第四個月同比正增長,并創2011年9月以來最大增幅。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繩國慶解讀稱,PPI環比漲幅擴大的原因:一是受匯率波動等多因素影響,進口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推升了部分工業品出廠價格;二是工業生產和市場需求穩定增長,去產能、去庫存政策的效果顯現,供需關系逐步改善。 對此,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財經頻道(CNBC)10日報道稱,中國2016年12月PPI的漲幅創下5年來最大增幅,意味著中國經濟正在好轉。 CNBC稱,自2011年9月以來,中國2016年12月PPI以最快的速度上漲,推升了工業品的出廠價格,這項數據傳遞了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正逐漸處于經濟趨穩的信號。 由于許多行業產能過剩和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導致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暴跌。然而,2016年12月的PPI指數同比上漲5.5%,高于之前路透4.5%的上漲預期。從環比上看,12月的PPI指數環比上漲1.6%。 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楊宇霆(Raymond Yeung)稱,“PPI指數的回升釋放了穩定的信號,它可以幫助工業企業利潤提高,也可以緩解一些企業的流動性壓力。” 2016年12月CPI同比上漲2.1%,低于之前路透2.3%的預期。楊宇霆表示,從最新發布的數據可以得到的結論是,“通縮已經結束”,分析人士稱,這可能會減弱中國積極的貨幣政策。 他預計,中國央行在貨幣政策上將保持中性,這將推動結構性改革,如解決房地產行業的杠桿問題。 “底線是,只要中國政府能夠防止通貨緊縮,(他們能夠)爭取時間,以解決一些結構性問題,例如產能過剩,總的來看,中國經濟前景并不完全悲觀,” 楊宇霆說。 據悉,中國有望于下周公布全年經濟增長數據。 |
相關閱讀:
- [ 01-14]湖南經濟總量破3萬億元 今年重攻“三大戰役”
- [ 01-14]參編專家回應世行評中國企業稅負全球12:不夠嚴謹全面
- [ 01-14]一圖 | 習近平今年首訪選定瑞士 這個國家你了解多少?
- [ 01-13]人民日報發表郭同欣署名文章: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不斷提高
- [ 01-13]直擊東北經濟: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二者可兼得
- [ 01-13]直擊東北經濟:大慶高新集群 拓轉型突圍之路
- [ 01-13]【直擊東北經濟】大連:勇當振興領頭羊
- [ 01-13]【直擊東北經濟】廓清陰霾展現強勁動力:三問東北經濟怎么了?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