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發布會現場。記者 李裕錕攝 華龍網1月17日20時訊(記者周曉雪)未來五年,重慶市互聯網經濟發展將迎“黃金時代”。今(17)日,記者從《重慶市建設互聯網經濟高地“十三五”規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重慶市首個互聯網經濟五年規劃正式出爐,這也是全國首個正式提出打造互聯網經濟高地的省級“十三五”規劃。《規劃》提出,2020年重慶將建成國內互聯網經濟高地。 回顧:“十二五”重慶市網絡基礎設施不斷完善 據重慶市發改委副主任楊昌學介紹,“十二五”期間,重慶市網絡基礎設施能力顯著增強,通信網絡設施實現3G網絡全覆蓋,都市功能核心區與都市功能拓展區全域、其他區縣(自治縣)城區和鄉鎮4G網絡100%覆蓋。此外,重慶市還躋身國家十大互聯網骨干直聯點城市,網間互聯帶寬200G,省際出口帶寬4.74T,互聯網直聯城市增至17個,并建成了10萬臺服務器計算能力的云計算基礎設施。 新生經濟發展也呈現出良好態勢。其中,數字傳媒、文化等創意產業快速發展,年產值突破600億元,數字內容創意和版權交易產業集群逐步形成。眾包眾扶水平不斷提升,眾創空間達405個。 電子商務勢頭強勁,2015年網絡零售額600億元、電子商務交易額突破6000億元。跨境結算能力明顯提高,2015年離岸金融結算額1061億美元,易極付獲中西部首塊電子商務跨境外匯支付牌照。云計算、大數據等產業高速增長,2015年軟件和信息服務業銷售收入1650億元,物聯網產業規模突破200億元。 “隨著現代農業穩步推進,信息化助推農業生產效率和精準化生產水平持續提升,重慶市已形成9個特色鮮明、功能互補的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水平也穩步提高,‘兩化融合’指數78.96,居全國前列。”楊昌學表示,重慶市融合發展水平明顯提升。 此外,重慶市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加速集聚,實現百億銷售規模。戰略性新興服務業快速發展,形成一批以眾創空間、眾包分享、網絡服務、創新型金融、資信中介等為主的高端服務業,全市服務業比重超過第二產業。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公眾對互聯網融合創新的認識不斷加強,制約互聯網經濟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得到進一步破除,互聯網產業發展環境逐步改善。互聯網助推社會民生全面發展,信息社會指數0.41,網民達到1445萬人,互聯網普及率48.3%。 |
相關閱讀:
- [ 01-18]重慶成立水利水電發展總公司 整合7家國企資產逾10億
- [ 01-18]重慶一小區給每戶業主發千元過年費 引網友羨慕
- [ 01-17]重慶官方解讀《“十三五”內陸開放高地建設規劃》
- [ 01-17]福州春運:福州開往重慶達州未來3天只余無座車票
- [ 01-17]炒房者撲向房價洼地重慶 會步溫州炒房團后塵嗎?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