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月22日消息 臘月二十三和二十四,分別是我國北方和南方的小年,從小年兒起,春節進入了倒計時,各地的年味兒也越來越濃,處處洋溢著喜慶氣氛。 一大早,江蘇鎮江南山風景區北廣場上就人頭攢動,不斷有市民拎著打好的醬油走出來。 市民:今年打了30斤醬油,兩瓶醋,我老公去買麻油了。一大早五點多鐘就起床了。我們一年的麻油、醋都是現在買。 作為鎮江特有的民俗文化,春節前打醬油承載著幾代鎮江人兒時的記憶。為了搶個好彩頭,不少人凌晨就過來排隊要將全年要用的醬油一次性打好。 請儺神、跳儺舞是江西萍鄉的一項傳統習俗,在當地有200多年的歷史了。清晨天剛剛亮,表演者就穿上鮮艷的衣服,戴上神態各異的儺面具,舉著旗幟和禮器,走村串戶,為村民們送去吉祥平安。村民們紛紛走出家門,迎接儺舞隊。整個小山村沉浸在迎接新年的喜慶氛圍中。 村民陳雪義:我們這個儺文化,就是寓意我們來年要大豐收啊,喜慶啊,就是高興! 距離春節越來越近,各地的年貨市場也都洋溢著濃濃的年味。在石家莊塔壇國際商貿城,全國年貨精品展銷會正在舉辦。來自天津的大麻花,山東的泰安煎餅,煙臺的海鮮,唐山的花生酥糖以及趙州驢肉等產品讓顧客們目不暇接。 天津十八街麻花銷售經理白秀花:有十二種,天津過來的,這是老字號那個。那個是北京的京八件,還有桂花糕。 在安徽黃山小商品市場,燈籠、春聯早已高高懸掛。雞元素的飾品成為今年的暢銷貨。 店主汪玲:這個雞賣的特別好,吉祥物嘛雞年,喜慶嘛!單單雞公仔的話大大小小應該有三四千個吧,基本上都賣空了就剩店里樣品上這一點。 關心愛護老年人,關懷幫扶困難群眾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為了迎接小年,福建漳州市城區婦聯、漳華社區志愿者精心準備了一場豐盛的“餃子宴”,與社區空巢老人、留守兒童一同迎新年。 居民王秀珍:有的切菜,有的剁肉,一個人弄一樣,很熱鬧,每個人都笑哈哈,非常高興,有時候在家里吃也沒有這么開心。 74歲的空巢老人孫月香告訴記者,每到年關她就期盼著這天早點到來。 孫月香:叫在一起過大年,大家非常的高興。 在南疆庫爾勒市,駐疆部隊某團政治處主任高寶來將米、面、油送到到維吾爾族老人薩塔爾家里,還給他6歲的孫女兒阿衣古麗送來了書包和學習用具。 薩塔爾:黨的富民政策惠及到了農村。再加上我們部隊兄弟的關心幫助,我相信只要我們努力就一定可以擺脫貧困。 在青島平度、萊西等地,當地政府將小年設為了機關干部基層“走親日”。走親對象就是當地的困難群眾。看著鎮干部送來的米、面、油以及嶄新的床上四件套,青島平度舊店鎮貧困戶程喆高興的合不攏嘴。 程喆:今年把被子啦、被套啦都換成新的。新年有個新氣象。過個新年!非常高興,非常溫暖! |
相關閱讀:
- [ 01-23]春節期間福州三環內不能放大煙花
- [ 01-23]泉州:春節存錢、看病怎么辦? 收好這張時間表
- [ 01-23]春節期間重點區域森林防火工作會議召開
- [ 01-23]海峽春節焰火晚會年初一舉辦 廈門環島南路交通管制
- [ 01-23]徐玉玉案仍處在偵查階段 其父春節前無心辦年貨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