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張義火在線路上巡查 過年回家團圓幾乎是每個人的心愿,但也有人為了肩上的擔子、工作的職責長年累月在崗位上堅守,甚至連過年和家人團聚都是奢望。春節臨近,記者特別探訪了這樣一位人,他是秦嶺隧道南口的守隧人,即安康鐵路公安處鎮安車站派出所營盤警務區民警張義火。 十六年里 他徒步巡查里程近12余萬公里 營盤警務區坐落在商洛市柞水縣營盤鎮秦嶺隧道南口,轄區包含西康線36.7公里的線路,其中含19座橋梁、14個隧道,而最長秦嶺隧道曾是我國最長的鐵路隧道,全長18.5公里。而張義火便是這里的首任駐站民警,也是小站設立以來一直堅守到現在的唯一駐站民警。十六年里,他日復一日徒步巡查線路、走村入戶做群眾工作,累計行走里程近12余萬公里,連起來可以繞地球赤道三周。小站的職工換了一茬又一茬,張義火始終默默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無怨無悔地辛勤付出,靠著和沿線職工群眾建立起來的“魚水”般的深厚情誼,維護了轄區的平安與和諧。 作為秦嶺南口的守隧人,需要24小時值守。但營盤警務區只有1名民警和8名聯防隊員,張義火是帶班的民警。冬日的秦嶺寒風刺骨,警務區平均白天的氣溫只有零度左右,夜間更是到了零下十幾度。為了應對寒冷,張義火將8名隊員分為早、中、前夜、后夜四班。考慮到警務區的特殊情況,公安處專門給安裝了鍋爐,營盤警務區成為安康處唯一一個通暖氣的警務區,但燒鍋爐的活還得自己來,張義火特意將自己的宿舍換到鍋爐房旁邊,每天半夜負責給大家添煤。警務區距離鎮上較遠,又沒有專門的車,平時買米買菜甚至連換個煤氣都要安排人騎半個小時的摩托車到鎮上去。平時9個人的伙食,沒有專門的廚子,老家在四川的張義火便義不容辭擔起了大廚的活,將大家的伙食打理得井井有條。 為與當地村民便于交流 他努力學會當地方言 警務區的工作千頭萬緒,什么事都離不開職工群眾的支持,性格直爽的張義火懷著一顆為群眾腳踏實地辦實事的心,用實際行動贏得了大家的理解和支持。張義火的老家是四川郫縣,所以他話語中總帶著濃濃的川味,初到營盤鎮警務區,和沿線老鄉打交道,因為雙方的語言差異較大,老張感到工作中言語交流不暢,造成工作總是效果不大,為此,他主動向站上的當地人求教,和他們多說話,硬是憑著自己的努力沒過多久就基本掌握了營盤鎮當地的方言,為此回家和愛人孩子說話,時常還要調整半天才能轉過來,妻子還因此開玩笑說他:“看,營盤鎮人回來了”。到后來,沿線村民與張義火打交道,聽口音大家都以為他是地地道道的當地人,對他的態度也格外熱忱。見人一句話、逢人一根煙,做工作和生活中的“有心人”,張義火用這樣的點滴小事拉近了與沿線村民的距離,極大地便利了他開展工作。 一次因為線路施工,封堵了村民上山的必經之路,大家繞行需多走數公里,群眾聚到工地阻撓施工。正吃飯的張義火立即放下碗筷趕到現場,耐心地勸散雙方,平息事態后,他又上門挨家挨戶做工作,聽取村民合理訴求,經反復實地查看,經過與施工方和村民協商,決定在K108+639等兩個涵洞處修通行道路。張義火帶領輔警、村民和施工隊民工歷時半個多月,將涵洞內多年堆積的雜物、淤泥清理出來,打通道路供群眾通行。鑒于涵洞內道路崎嶇不平,一遇雨天勢必泥濘難行,張義火又不厭其煩地與施工隊溝通,由對方提供材料對路面進行硬化處理。事情得到了圓滿解決,張義火與村民間的關系也更加融洽了,村民們更是將他看做了真正能為群眾辦事的貼心人。每逢張義伙巡線路過,村民只要看見他了,都會熱情地招呼他去家中坐坐嘮嘮家常。當地交通閉塞,信息落后,村民的孩子遇到就業、升學等問題往往都會求教張義火,而哪家有矛盾、有糾紛了大家也都會記得這位張公安。 忙于警務區工作 他對家人的承諾最后都失信 由于警務區位于山區,蛇、野兔、山雞等野生動物多是這里的特點,在張義火的右腿腳踝上面,就有一個被蛇留下的永久“紀念”。那是一次巡線過程中,張義火看到前方有列車接近,隨即向線路外側后退幾步準備等車通過,突然感到小腿根部傳來一陣劇痛,他低頭看去,發現一條兩尺來長的青蛇正從草叢里溜走,拉起褲腿才發現兩個清晰的蛇牙印跡,血也滲了出來,老張趕緊用手擠壓傷口,并抽出皮帶扎住小腿迅速趕回警務區,服用了蛇藥并到鎮醫院救治,萬幸的是咬人的是一條無毒蛇。老張的愛人得知此事后非常擔心,常常叮囑他出去工作一定小心,并隨身帶上蛇藥有備無患。雖說“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然而當兵出身的張義火卻絲毫沒有被這樣的困難嚇倒,他依舊兢兢業業在小站上干著自己的工作。 從西康鐵路通車至今16個載春秋,作為營盤鎮警務區唯一一名駐站民警,張義火平均五年才有一次機會回家過節。剛到營盤鎮警務區駐站時,張義火的兒子張栩釧只有6歲,而如今,孩子早已入伍參軍三年。提起家人,張義火覺得虧欠得太多,回想已不知道有多少次對家人承諾:“今年你們生日我一定回來”,“今年春節回來陪你們”,但是這些承諾往往最后都因為他忙于警務區的工作而失信。常年在警務區駐站,在家的妻子用自己柔弱的雙肩擔起了家庭的重擔,因為家里只有張義火一人掙錢,全家至今還住在1995年買的一戶55平米的房間里,擁擠和簡陋的房間里,一家四口經常兩個多月才能相聚一回。而在賢惠的妻子和懂事的兒女看來,他們既難免對常常逢年過節都難得回家相聚的張義火心生怨言,更為他一人身處偏遠山區小站而擔心。 “有人問過我這樣守在這里十六年值得不值得,我覺得還是值得的,因為我覺得不管怎么樣,這些偏僻艱苦的小站總要有人來,我既然來了,就要把自己的事干好,而且我覺得自己也就是做了自己該做的一切……”對于這十六年的堅守,張義火說自己無怨無悔。 今年的春節,在外地參軍三年的兒子難得請到十幾天的探親假,準備回家來看望父親,讓張義火高興了好久。所領導聽說這個消息后,也在年前專門調人來幫張義火帶幾天班,讓他回家好好和家人團聚下,但“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張義火,即使臨走前仍記掛著警務區的這攤子事。為了留守的隊員們過個開心年,臨走前張義火專門給大家準備好了老家的特色“臘肉、香腸、霉豆腐”,還將警務區的春聯貼好,才和大家依依惜別。 |
相關閱讀:
- [ 01-25]【網絡媒體走轉改】新春走基層:古韻新顏江兜村
- [ 01-25]新春走基層:搬出窮“窩”進新家過新年
- [ 01-25]《“溫暖中國”新春走基層》莆田專題報道
- [ 01-25]莆田開展“溫暖中國”新春走基層活動 邀您一起挖掘暖心故事
- [ 01-24]【新春走基層·網絡媒體走轉改】“越是關鍵時刻,安全生產越不能放松!”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