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徹底解決霧霾問題,中國政府不僅僅制定了長期的對策,如限制煤炭使用量;也著眼于當下,在每次霧霾狀況嚴重時采取緊急應對措施。歐洲媒體對此予以了高度關注。 法國《觀點報》指出,近來,中國政府為應對霧霾天氣采取了“嚴厲的措施”。許多法國和歐洲的媒體對北京去年12月的一次嚴重污染過程進行了報道,對中國政府采取的應對措施給予了肯定。2016年12月中旬,由于北京市出現了嚴重的霧霾天氣,北京市人民政府下令1200家工廠停產限產。與此同時,北京啟動了空氣重污染紅色預警,建議民眾減少外出,在可能的情況下在家工作。此外,北京還在霧霾紅色預警期間實施機動車限號出行的規定,這和歐洲幾個空氣有污染的城市所采取的措施是一樣的。 我們剛剛談到的是短期的緊急應對措施。為解決空氣污染問題,中國政府同時拿出了長期根治的決心與舉措。政府宣布將取消或推遲建設多個煤電項目,將減少至少150千兆瓦的煤炭發電量,將2020年煤炭發電總量限制在1100千兆瓦以內。通過此舉,煤炭發電在中國總發電量中所占的比重將從目前的67%降至55%左右。與此同時,中國將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如太陽能和風能發電項目。這些舉措不僅僅能在短時間內遏制霧霾,從長遠來看也對環境氣候有利,因為燒煤會排放出大量的碳化物。此外,中國積極參加了以應對全球氣候變暖為主要議題的巴黎氣候大會,中國政府的決心體現在具體可見的行動中。 歐洲媒體普遍認為,中國政府抵抗霧霾的決心是堅定的。每年冬季,霧霾天氣在中國北方地區頻繁出現,這是由于這些地區需要燒煤取暖,與此同時,風和降水量的不足不利于霧霾的擴散。美國媒體對中國政府為應對霧霾所做出的努力表示肯定,《紐約時報》指出:“中國政府承諾讓空氣變得潔凈,我們已經看到了一些進步,尤其是去年夏天,空氣質量整體較好”。《紐約時報》認為,中國民眾現在期待的是冬季空氣質量的進一步改善。 無論是美國媒體還是歐洲媒體,都認為解決霧霾問題對于中國來說十分重要。因為空氣污染不僅僅是環保問題,也是一個經濟議題。從長遠上來看,一個像中國一樣強大的經濟體持續受到霧霾的困擾,是說不過去的。多個重要的國際媒體指出,中國已經意識到了出重拳治理霧霾的必要性。有歐洲媒體認為,中國的環境污染問題與人口和經濟發展活力息息相關,換句話說,立足中國的國情與發展現狀,霧霾的出現是一個很難避免的過程;事實上,在一些歐洲國家,盡管人口數量少,經濟發展速度慢,還是出現了空氣污染現象。但是,政府不能因此而逃避責任,而在這個問題上我們已經看到了中國政府的擔當。 (作者:格雷高利.海勒,法國著名政經記者 翻譯:李橙) |
相關閱讀:
- [ 01-24]再遭“霧霾圍城” 西安迎“最嚴”環保春節
- [ 01-24]“霧霾補貼”的來源去向須明確
- [ 01-24]向霧霾亮劍 北京2017年將出十個“重拳”治理大氣污染
- [ 01-24]室內綠植,真能防霧霾降PM2.5嗎?
- [ 01-24]抗擊霧霾中 濟南一環保干部因公殉職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