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冠狀皺囊動物腹面。新華社發(西北大學提供) 新華社西安1月31日電(記者許祖華)英國《自然》(Nature)雜志當地時間30日以封面亮點文章的形式,網上發表了西北大學早期生命研究團隊韓健、舒德干和劍橋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等單位關于早期生命研究的又一重要成果——《陜西寒武紀最早期的微型后口動物》。該成果發現了5.35億年前最古老的原始后口動物——冠狀皺囊動物。這種奇特的毫米級微型動物很可能就是學術界期盼已久的后口動物亞界的一個根,因而代表著顯生宙最早期的毫米級人類遠祖的至親。 科學界取得共識,地球上所有動物共同構成了在親緣上彼此關聯的動物界或動物譜系樹,動物界中數以億計的古今成員依其譜系演化關系可以歸并為3個亞界,即較低等的基礎動物亞界以及較高等的原口動物亞界和后口動物亞界。其中,后口動物亞界的起源演化一直受到學術界關注,恰恰在于我們人類是這個獨特的單譜系大家族的成員。 世界著名的澄江生物群(距今5.2億年)已經為動物譜系樹的起源成型探索做出了劃時代貢獻。科學家不僅在該生物群中發現了基礎動物亞界和原口動物亞界的絕大多數重要動物門類,西北大學團隊還揭示出后口動物亞界幾乎所有門類的原始代表。 據該論文的通訊作者、中國科學院院士舒德干介紹,澄江生物群中的后口動物的個體大小已經演化至厘米級宏觀水平。動物演化邏輯(科普法則)告訴我們,它們必然源自更古老的毫米級微型祖先。 多年來,西北大學早期生命研究所的韓健研究員等人運用酸蝕法、顯微電鏡、顯微CT等技術對距今5.35億年的陜南寬川鋪生物群中微型動物化石進行深入研究,發現了毫米級的原始后口動物——冠狀皺囊動物。 這種動物呈橢球形,成體大小約1毫米,腹面具有可伸縮的環狀口部,表面有4對體錐,卻無尾部和肛門。最重要的是,它出現了被認為是鰓裂構造雛型的成對排水鰓孔。所有特征顯示,這種最古老、最原始的后口動物,很可能代表著后口動物亞界的一個根,對深入探討兩側對稱動物的軀體構型起源具有重大意義。 “人類遠祖在進化上的里程碑式創新則主要發生在5億多年前的寒武紀大爆發。5.2億年前,澄江動物群中的‘天下第一魚——昆明魚目’代表著剛剛創造出頭腦和原始脊椎的‘宏型’人類祖先;而5.35億年前的皺囊動物應該與創造雛形鰓裂的微型人類遠祖親密相關。”舒德干說。 |
相關閱讀:
- [ 04-01]崇敬民族遠祖 馬英九主持中樞遙祭黃帝陵典禮(圖)
- [ 07-24]與人遠祖"沾親"的腔棘魚基因組破譯
- [ 06-02]考古顯示:人類遠祖南方古猿社會已有"出嫁"風俗
- [ 01-26]調查:預防節后綜合征 88.1%受訪者提出科學度假
- [ 01-17]中科院部署前沿科學重點研究計劃 408個項目獲支持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