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平敢說敢做敢擔當” ——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
2017-02-02 08:40:34??來源:學習時報 責任編輯:蔡秀明 陳暉 |
分享到:
|
學習時報:知青剛到村里的時候遇到什么生活上的困難嗎? 梁玉明:知青首先遇到的障礙是語言交流上的困難。我們陜北的口音很重,知青剛來的時候,語言跟農(nóng)民不通。剛開始時,知青說了一句話,農(nóng)民聽不懂,就說“害怕”。知青就懵了:跟你說句話而已,你害啥怕?其實農(nóng)民說的是延川本地的方言:“害不哈”,是“聽不懂”的意思,知青也聽不太明白,就聽成了“害怕”。知青就問我:“我們一說話老鄉(xiāng)就害怕,這是咋回事?”我跟他們解釋說,他不是害怕,他是說“害不哈”,意思就是“聽不懂”。我就跟知青說,你們要學老百姓的語言,學會陜北方言,這樣才能方便溝通交流嘛!慢慢地,知青就學著說我們本地的方言,與社員交流起來就沒有語言方面的障礙了。 學習時報:你們是怎么和知青們熟悉起來的? 梁玉明:那個時候,我們社員經(jīng)常和知青在一起學習。我記得當時學習毛主席的文章比較多,《為人民服務》《愚公移山》《紀念白求恩》等等。我是村黨支部書記,組織給他們上課,但是實際上,我也是和他們一起學習。 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為人民服務》這篇文章。毛主席在這篇文章中有一句話:“只要我們?yōu)槿嗣竦睦鎴猿趾玫模瑸槿嗣竦睦娓恼e的,我們這個隊伍就一定會興旺起來。”這句話的核心思想就是:衡量對錯的標準,應該從人民的利益出發(fā)。我們始終要堅持好的,堅持對人民有益的,改正那些錯的,那些對人民無益的。這篇文章不咋長(陜北方言:即不怎么長),我見近平反復地看,反復地讀,愛不釋手。我當時還在心里想:這個娃娃咋這么愛學習呢! 在梁家河插隊的這段時間,近平還閱讀了大量書籍。政治、經(jīng)濟、哲學、文學方面的書,他看得真是太多了!只要有一點點空閑時間,近平坐下來就看書,有時候一直看到深夜才睡。那時候在我們黃土高原的窯洞里,近平吃不飽穿不暖,每天要上山勞動,想學習只能硬擠出一點時間,晚上看書只能就著昏暗的煤油燈,但是在這種惡劣的環(huán)境下,他卻對學習有著濃厚的熱情。我們都說,社員抽煙有“煙癮”,近平讀書有“書癮”。 今天我們總是跟孩子說:“好好學習,將來考個好大學。”這條路,對于當時的近平來說,幾乎就是不通的。他父親習仲勛當時受到嚴重的政治迫害,近平本人被劃分為“黑幫子弟”,他就算刻苦學習,一般也沒有上大學的機會。實際上,近平讀書并沒有明顯的功利性,也不是為了考大學,而是出于對知識的渴求。他在梁家河待了七年時間,我就沒見他離開過書本,沒見他放棄過讀書。尤其是他當了我們村的村支書之后,他每天不僅要和社員一樣勞動,還要處理村里的大事小事,在那么忙的情況下,他仍然堅持讀書。社員到他窯洞里去,都說:你看這炕頭上的書堆得滿滿的!如果不是發(fā)自內(nèi)心熱愛知識,他怎么能在那么艱苦的情況下堅持讀書?怎么能七年都堅持讀書呢? |
相關閱讀:
- [ 02-01]“陜北七年是近平一生最寶貴的財富”—— 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
- [ 01-31]習近平對載有中國游客的游艇在馬來西亞失聯(lián)作出重要指示
- [ 01-31]習近平最牽掛的人是誰?
- [ 01-30]“近平在困境中實現(xiàn)了精神升華”——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
- [ 01-30]習近平對載有中國游客游艇失聯(lián)作重要指示 李克強作批示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