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空城”是我國傳統年節文化的特有現象,是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歷史產物。我們不能被節后外來務工人員返城高峰的熱鬧瞇眼,而應敏銳看到背后的喜與憂、危與機,通過加快新型城鎮化和城市現代化建設,有效解決問題和矛盾。 隨著春節長假結束,各地進入返城高峰。一家互聯網公司近日發布的大數據顯示,今年春節期間,全國空城率最高的十大城市是東莞、佛山、廣州、深圳、長沙、上海、蘇州、北京、武漢、鄭州,其中佛山、廣州、深圳有超過六成的人返鄉過年,東莞有近七成(69.26%)的人返鄉過年,為今年春節最“空”的城市。 春節期間,一些城市之所以成為“空城”,最主要的原因是,很多在外地工作定居或務工經商的人,按照傳統習俗回到老家過年。這是中國春節特有的人口大規模短期遷移現象。很多人即便在城市安了家,扎下了根,但春節還是希望回老家去看看,因為老家有親朋好友,有兒時的記憶,有無法割舍的情感;即便是能夠把老家的父母接到城里過年,也無法停止對故鄉的懷想。 很多人回老家過年導致“春節空城”,不能簡單歸咎于城市做得不好,其實“春節空城”從另一個方面表明,包括東莞、廣州、深圳等在內的很多城市,城市化和現代化建設走在了國內前列,在產業政策、就業政策等方面具有較大的優勢條件,吸引了大規模人口前來就業和參與建設,推動這些城市城市改革開放不斷擴大,社會文明程度不斷提高。從這個意義上說,雖然一些大城市在春節期間成為“空城”,但背后透出的信息是令人樂觀的。 與此同時,從我國城市化、現代化建設的步伐、目標和進程,以及世界發達國家曾經有過的經驗和教訓看,我國一些城市一到春節就出現“空城”現象,也表明這些城市還存在著一些不盡如人意和亟待改進完善的地方。 目前,我國正在大力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新型城鎮化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實現進城務工人員市民化,讓進城務工人員不但自己在城市安心工作、穩定居住,他們的家人也能隨遷進入城市,與他們一道享受城市提供的就業支持、基本住房、基本醫療、義務教育等公共服務。然而,目前各地城市為外來務工人員及其家人提供的公共服務覆蓋面有限,水平和層次不高,保障力度也不夠,盡管這與“春節空城”現象沒有直接關系,但“春節空城”多少也折射出了這方面的短板和不足。 當然,“春節空城”也從微觀上凸顯了另一個方面的問題,就是一些城市未能采取更加積極有效的措施,吸引、鼓勵外來務工人員春節期間留在城市,一來為城市提供相應的勞務服務,保障城市生活正常運行,二來在城里過一個歡樂祥和的春節。近年來,各地春節前后屢屢上演“用工荒”,城市如果出臺相應激勵措施,引導外來務工人員家人“逆向探親”,讓更多外來務工人員留在城里過年,也就為化解“用工荒”打下了基礎,并創造了更好的條件。 此外,從近年來“春節空城”現象的地域分布看,呈現出“南方城市多,北方城市少”、“中心城市多,邊緣城市少”、“省會城市多,其他城市少”的格局,凸顯了我國區域之間、地區之間和城市之間的發展不平衡。新型城鎮化、農民市民化等重大發展轉型工程,需要更多地以區域平衡發展、城市平衡發展來保障和涵養,“春節空城”現象連年出現,讓我們對推進新型城鎮化和區域平衡發展有了更多的緊迫感。 “春節空城”是我國傳統年節文化的特有現象,是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歷史產物,它也是一副多面透視鏡,揭示了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存在的一些問題和矛盾,昭示著我們努力和改善的方向。地方政府、職能部門和有關單位、企業,不能被節后外來務工人員返城高峰的熱鬧瞇眼,而應敏銳看到“春節空城”背后的喜與憂、危與機,通過加快新型城鎮化和城市現代化建設,有效解決問題和矛盾。 |
相關閱讀:
- [ 02-02]“清新福建”再發力 福建春節旅游收入超129億元
- [ 02-02]“春節自救”是對有效溝通的渴望
- [ 02-02]廈門春節假日旅游火熱 名列春節國內旅游城市前茅
- [ 02-02]春節自救指南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