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的“三農”情懷和戰略智慧
2017-02-06 17:51:37??來源:中國網 責任編輯:林晨 趙舒文 |
分享到:
|
(4)堅持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 堅持黨的農村政策,首要的就是堅持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堅持農村土地農民集體所有,這是堅持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魂”。堅持家庭經營基礎性地位,農村集體土地應該由作為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農民家庭承包,其他任何主體都不能取代農民家庭的土地承包地位,不論承包經營權如何流轉,集體土地承包權都屬于農民家庭。堅持穩定土地承包關系,依法保障農民對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轉及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權利。土地承包經營權主體同經營權主體發生分離,這是我國農業生產關系變化的新趨勢,對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不斷探索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的有效實現形式,落實集體所有權、穩定農戶承包權、放活土地經營權,加快構建以農戶家庭經營為基礎、合作與聯合為紐帶、社會化服務為支撐的立體式復合型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土地經營權流轉、集中、規模經營,要與城鎮化進程和農村勞動力轉移規模相適應,與農業科技進步和生產手段改進程度相適應,與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提高相適應。要加強土地經營權流轉管理和服務,推動土地經營權等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公開、公正、規范運行。 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實行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是繼家庭承包制后農村改革的又一大制度創新,是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自我完善。要圍繞正確處理農民和土地關系這一改革主線,不斷探索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的有效實現形式。 ——2016年8月30日,習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十七次會議上的講話 (5)健全國家對農業的支持保護體系 要加大農業投入力度,財政再困難也要優先保證農業支出,開支再壓縮也不能減少“三農”投入。 要強化政府對農業的支持保護,創造良好務農條件和環境,要加大農業投入力度,建立適合農業農村特點的金融體系,制定大中專院校特別是農業院校畢業生到農村經營農業的政策措施。 (6)加強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要堅持新發展理念,把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農業農村工作的主線,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 ——2016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習近平總書記對做好“三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推進新農村建設與新型城鎮化協調發展 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是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要求,是國家現代化的重要標志;當前,我國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具備了支撐城鄉發展一體化物質技術條件,到了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發展階段;把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作為一項長期堅持的方針,堅持和完善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加大對“三農”的支持力度,努力形成城鄉發展一體化新格局。 ——2015年4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推進新農村建設,使之與新型城鎮化協調發展、互惠一體,形成雙輪驅動;完善規劃體制,通盤考慮城鄉發展規劃編制,一體設計,多規合一,切實解決規劃上城鄉脫節、重城市輕農村的問題;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機制,推進城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共建共享,創新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決策、投入、建設、運行管護機制,積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農村公益性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形成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體制機制,特別是要加強農村留守兒童、婦女、老人關愛服務體系建設;加快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完善城鄉勞動者平等就業制度,逐步讓農業轉移人口在城鎮進得來、住得下、融得進、能就業、可創業,維護好農民工合法權益,保障城鄉勞動者平等就業權利。 ——2015年4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
相關閱讀:
- [ 02-06]習近平送出的“年貨”
- [ 02-05]習近平送出的“年貨”
- [ 02-05]習近平拿出打開世界經濟增長和發展瓶頸的鑰匙
- [ 02-04]習近平治國理政關鍵詞:戰略思維
- [ 02-03]習得(中國方案)——習近平引用的古典名句
- [ 01-31]習近平對載有中國游客的游艇在馬來西亞失聯作出重要指示
- [ 01-29]最牽掛的人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