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2月15日電 題:需求側收緊樓市“銀根” 新增房貸占比大幅下降 新華社記者 鄭鈞天、王原 中國人民銀行14日公布的《2017年1月金融統計數據報告》顯示,1月末,人民幣貸款增加2.03萬億元。值得注意的是,以房貸為主的中長期貸款增加6293億元。在新增貸款中占比31%,較上月大幅下降9.55個百分點。 資料圖:山西太原,置業顧問向民眾推薦商品房戶型。中新社記者 韋亮 攝 房貸占比為何出現明顯下滑?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分析認為,去年四季度以來,隨著房地產調控的加強,樓市銷量開始下降,成交下滑讓商業銀行發放房貸的節奏自然“慢下來”。 中金公司發布研報指出,1月份全國樓市銷售面積同比下降10.3%,環比下降24.7%。預計未來三個月,樓市銷售增速將趨勢性放緩。 記者近日走訪上海房地產市場發現,政策因素使得今年開年樓市比較“清淡”。購房者觀望氣氛濃厚,開發商推盤動力不足。 上海中原地產市場分析師盧文曦表示,1月份開始,樓市進入下行通道基本確立,從購買心態來看不會有非理性追漲行為,加之整個2016年透支相當多購買力,所以,1月樓市“清淡”起步已經暗示市場交易不會活躍,預計短期內成交將持續低迷。 其他熱點城市成交跌幅同樣較大。克而瑞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17年1月,北京成交環比下調41.78%;廣州成交環比下調44.25%;深圳成交環比下調20.92%。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各熱點城市限購、限貸后,住房貸款的申請難度增加,房貸規模只減不增的監管方向基本確立,信貸管控效果日益顯效,這也是房貸占比降低的重要原因。 記者調查發現,不少城市的商業銀行信貸政策出現“剎車”,房貸發放節奏明顯放緩,部分城市甚至從去年年底出現了停貸等現象。在天津、廣州、青島等熱點城市,部分商業銀行已相繼出臺房貸收緊措施,如首套房貸利率上調至9折及以上,北京近日亦被曝房貸優惠利率將上調至不低于9折。 多家全國性中介機構亦向記者證實,部分城市的首套房房貸利率基本無法優惠,已開始執行基準利率。 九州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分析,2016年10月開始,各地開啟新一輪的房地產調控后,一方面是監管部門希望放貸延后發放,另一方面則是市場資金面明顯趨緊,銀行放款意愿顯著下降。 從節假日因素來看,滬上銀行業人士表示,春節期間對于現金的需求往往有所增加,商業銀行一般會采取謹慎的信貸政策,所以此時包括房貸、車貸在內的幾種中長期貸款的比重會有所下降。 業內普遍預計,按照當前趨勢,今年二季度之后,房貸規模將逐步下降。“近期主要金融機構已開始陸續收縮房貸規模,多管齊下的監管政策效果將會逐步發揮作用,2017年資金大量進入房地產市場的趨勢有望得到明顯改觀。張大偉預計,房貸額度應該在二季度后逐漸下行。” 記者調查發現,2016年以來,居民加杠桿的現象十分明顯。央行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新增的個人住房貸款總額約為4.96萬億元,是2015年的1.86倍。個人住房貸款余額為19.14萬億元,同比增長35%。新增房貸總量更是2015年的近2倍。巨量信貸支撐了2016年全國房價的上漲。 在貸款規模不斷增加、銀行依然大量放貸的情況下,很多購房者都想方設法提高杠桿、用盡貸款政策。而這種情況自去年以來開始在熱點城市蔓延。深圳、上海等熱點城市購房者幾乎將杠桿用到了極致。去年年初甚至出現大量銀行信用貸款資金和各類社會資本曲線進入樓市,為購房者直接或間接提供“首付墊資”服務,協助后者以低首付甚至零首付貸款購房。此類已被叫停的“首付貸”等“場外配資”金融產品放大了購房杠桿,在吹熱樓市的過程中“功不可沒”。 中金公司研究稱,目前中國房貸存量一年同比31%的增長水平,其中不無隱憂。 此次,地方商業銀行收緊房地產信貸等措施將直接收緊樓市“錢根”,有效為房地產去杠桿并抑制房產泡沫,遏制炒房現象發生。 |
相關閱讀:
- [ 02-15]1月中國房貸額再放量 難逆樓市降溫大勢
- [ 02-14]深圳樓市節后市場恢復 一二手房訪客量回升
- [ 02-14]土地落宗風波后的燕郊樓市:部分投資客選擇套現離場
- [ 02-14]樓市調控持續發力 多套房家庭不動產投資熱情降溫
- [ 02-14]穩樓市要靠長效市場機制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