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讓世人“大跌眼鏡”。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日前曝出猛料:日本駐英國大使館從去年開始每月花1萬英鎊收買英國一家名為“亨利·杰克遜協會”的智庫,以助日在英制造和渲染“中國威脅論”。 報道說,日本的目的在于讓日本問題“成為英國主流記者和政界人士的關注點”,還將著眼“中國擴張主義對西方戰略利益構成的威脅”。 被“亨利·杰克遜協會”鼓動、參與“抹黑”中國的包括英國前外交大臣里夫金德、前海軍參謀長韋斯特上將等,里夫金德在一篇攻擊中國參與英核電項目的文章中署名,韋斯特則在一篇在南海問題上詆毀中國的文章上署了名。他們在報道曝光后稱,對協會與日本的“勾當”毫不知情。韋斯特還表示,若是知道協會與日本的交易,就不會在文章上署名。 “亨利·杰克遜協會”也被人“起底”,原來這家創辦才10多年的智庫,一向是反華的急先鋒,英國倫敦國王學院中國研究所主任凱瑞·布朗稱其為“出了名的右翼組織”、“特別熱衷于攻擊”。 《星期日泰晤士報》的報道說,“亨利·杰克遜協會”是“擊敗”了另外一家英國公關公司,獨自攬下了為日本大使館定制“溝通戰略”,在英國主流媒體上與高層政客中渲染“中國威脅論”的“生意”。 為什么日本要在這么一家“采取明晰的、對抗性姿態的組織”身上砸那么多錢呢?在《星期日泰晤士報》看來,日本這是“眼紅”了,報道說,日本大使館的這一行為顯露出日本對中英關系“黃金時代”憂心忡忡?!缎瞧谌仗┪钍繄蟆贰〉倪@種判斷可能還不全面,這其實還凸顯了日本對于抹黑中國、破壞中國形象的險惡用心,要知道,從歷史上看,日本抹黑中國、對華搞輿論戰是有傳統的,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甲午戰爭期間,所以這件事只不過是“冰山一角”罷了。 遠的不說,就拿近些年來的例子來看,日本對華“輿論戰”一刻都沒有松懈過。比如在中日領土爭端問題上,早在2013年,日本政府就召集各路專家,組成“領土主權內外傳播有識之士懇談會”。該組織同年發表了研究報告《強化戰略傳播》,該報告強調,為獲得國際輿論的理解,必須全面改革宣傳戰略,強化針對第三國國民的信息傳播活動。 日本《產經新聞》也曾報道過,日本當局為了強化針對中韓的“輿論攻勢”,將加強官民聯手,由政府向民間智庫等研究機構提供補助金,資助在領土主權、歷史認識等方面的研究和傳播,僅此一項,就在2017財年預算案中列入了5億多日元。2016年,日本自民黨更是通過一項決議,要求安倍政府在歷史和領土問題上加大對外戰略傳播的力度和資金支持。決議特別要求日本海外使領館加大安保等領域議題的“戰略傳播”。 而大肆渲染所謂的“中國威脅論”更是成為日本謀求突破“和平憲法”的借口,近年來無論是《防衛白皮書》中、官方智庫的涉華研究報告中,還是安倍及其內閣成員的國會答辯中,“中國極速推進軍擴”、“周邊安全形勢嚴峻”等內容隨處可見,日本自己說了不夠,還要去收買別人跟著自己說瞎話,政界、傳媒界、學界各處“小動作”不斷,“亨利·杰克遜協會”不是第一家,也不會是最后一家。 安倍政府一方面聲稱要改善中日關系,一方面又在背后搞這樣那樣的“小動作”,不禁使人懷疑日本到底有幾分誠意?不過,日本這樣的做法是枉費心機的,還不如換個思路,切切實實地做些互利共贏的事吧!正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說的那樣,“中方敦促日方切實端正對華認識,多做有利于中日關系改善的事,而不是相反”。(作者 成珞) |
相關閱讀:
- [ 05-07]“中國威脅論”在美國10年未加劇 72%認為美國軍事最強
- [ 02-18]國防部:西媒炒作純屬是“中國威脅論”老調重彈
- [ 09-16]日本硬拉越共總書記談南海 借阮富仲來訪渲染“中國威脅論”
- [ 08-04]安倍加速推進實現“軍事大國夢” 無限放大“中國威脅論”
- [ 08-04]安倍加速推進實現“軍事大國夢” 無限放大“中國威脅論”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