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加速推進實現“軍事大國夢” 無限放大“中國威脅論”
2015-08-04 07:03:03? ?來源:環球時報 責任編輯:王海云 王海云 |
分享到:
|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日本經濟新聞》稱,如果安保法案在本屆國會上通過,自衛隊執行新任務將成為可能,為此將需要采購新型空中加油機和宙斯盾艦。報道說,2016年日本防衛預算除了計入“全球鷹”無人偵察機購置費之外,日本還將為部署“全球鷹”新設海陸空聯合部隊。4月修訂的日美防衛合作指針中提到,將擴大自衛隊和美軍的警戒監視范圍,兩國將有可能在南海執行任務。 “安倍正在挑頭軍備競賽,以對抗中國進軍海洋。”韓國《中央日報》3日認為,安倍此番增加防衛開支并不出乎意料。首先,為與中國在釣魚島主權和東海油氣田開發上對抗,日本必須擁有先進的武器裝備。其次,日本要積極配合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德國《法蘭克福評論報》稱,在安倍政權的領導下,日本的防衛政策經歷了近幾十年來最深刻的變化,特別是即將通過的安保法案。比利時《歐亞評論》梳理了安倍推進防衛政策的過程。2013年11月建立了國家安全委員會,隨后推出了日本首個國家安全戰略。2014年7月安倍內閣重新解釋憲法第九條,使日本能行使集體自衛權,首次允許日本自衛隊在國外與盟友一起戰斗,實現對日本戰后防務政策的重大調整。2014年4月,安倍解除近50年的武器出口禁令,使日本能與盟友聯合開發武器。安倍隨后還采取3個有戰略影響的措施:2015年4月通過日美防衛合作新指針,同年5月通過兩部國家安全法以及7月21日發布日本年度國防白皮書。 加拿大《環球郵報》認為,安倍在日本戰敗70周年紀念日前后推動立法修改,這是他推動日本進一步武裝化及強化民族主義的一部分。此外他還修改日本和平憲法,使日本成為東亞名副其實的軍事強國,這個時機絕非巧合,安倍的用意正是希望借此契機重構日本在本地區和世界的地位。比利時《歐亞評論》稱,日本很快就會有集體自衛權的法律基礎了,這必將導致日本自衛隊角色史無前例地擴大,進而影響地區軍力平衡。此舉會造成三重政治影響,一是中日關系進一步緊張,二是中美競爭加劇,三是日本在地區安全事務中會有更大的獨立性。日本可能跳出日美安保的框架行事,并聯合印度等其他地區國家來制衡中國。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東亞研究中心主任黃大慧3日對《環球時報》表示,日本防衛省的軍費預算越來越高,從根本上講是因為安倍有一個軍事強國夢,他想搞個軍事崛起,加速日本走向“正常國家”步伐。安倍所提倡的“積極和平主義”,其本質是“積極的軍事主義”。黃大慧表示,安保法案很可能9月份通過。之后,安倍可能會提出修憲動議,因為修憲之后就相當于給了安保法一個保障。明年是日本憲法公布70周年,安倍可能會以此為契機來修憲。修憲需要全民公投,如果得到半數國民同意就會通過,他的軍事大國夢就算往前又邁了一步。 “日本理應在未來努力成為全球調停人,而非試圖重新成為東亞和世界軍事強國,走上窮兵黷武之路。”美國杜克大學日本史研究專家西蒙·帕特奈撰文稱,在目前東亞局勢的微妙格局下,日本軍事大國化只能進一步破壞東亞業已脆弱的平衡。帕特奈稱,盡管當年的和平憲法是二戰失敗后美國違背日本政府意愿通過的,但侵略戰爭的慘痛教訓已讓日本人民認同了和平憲法精神,本月初6萬人走上街頭抗議安保法就是例子。英國《金融時報》引述日本政治人物野田圣子的話說,日本對和平憲法的長期堅守應當被視為一枚“榮譽勛章”。 瑞士學者拉赫曼在《日本時報》撰文稱,如果日本議員不再參拜靖國神社,如果極右翼組織能被解散,如果安倍能去韓國首爾的慰安婦紀念碑前鞠躬,對日本加強軍力的擔憂就會小得多。安倍強軍之舉讓亞洲“接近戰爭”,而且日本政界盛行沙文主義,東亞自然對日本軍國主義死灰復燃乃至亞洲重新爆發戰爭深感關切。韓國《世界日報》認為,雖然安倍整天呼喊世界和平,但在行動上卻推動日本走向軍事大國之路。孔子有句話“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安倍應該謙虛知道敬畏世界,并牢記“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禍”。 【環球時報駐外記者 李珍 青木 陶短房 柳直 環球時報記者 張怡然 甄翔 豐豆】 |
相關閱讀:
- [ 05-16]安倍復活軍事大國夢是東亞之禍
- [ 08-03]日媒:安倍開始在參院批中國以抗安保法案違憲指責
- [ 08-02]“安倍談話”考驗日本能否迷途知返
- [ 08-01]維基解密曝美國竊聽安倍內閣 日媒斥責美無恥下流
- [ 07-31]日本執政黨高層敦促安倍新談話繼承正確歷史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