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透析】 數據回放 國家外匯管理局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1月份,我國銀行結匯8383億元人民幣(等值1216億美元),售匯9704億元人民幣(等值1408億美元),結售匯逆差1321億元人民幣(等值192億美元)。銀行結售匯數據透露了近期跨境資金流動哪些新情況?記者就此采訪了國家外匯管理局相關負責人。 記者:新年伊始,我國跨境資金流動有什么新變化? 國家外匯管理局:2017年以來,我國跨境資金流出壓力明顯緩解。一是銀行結售匯逆差收窄。2017年1月,銀行結售匯逆差192億美元,環比和同比分別下降59%和65%,其中,企業、個人等非銀行部門結售匯逆差156億美元,環比和同比分別下降64%和77%。二是非銀行部門涉外收付款逆差下降。1月份,非銀行部門涉外收付款逆差97億美元,環比和同比分別下降21%和83%。 記者:我國外匯供求中還有哪些新動向? 國家外匯管理局:近期我國外匯供求中的積極變化是多方面的。首先,市場主體結匯意愿回升、購匯意愿減弱。1月份,銀行客戶結匯與涉外外匯收入之比為62%,環比增加4個百分點;銀行客戶購匯與涉外外匯支出之比為71%,下降3個百分點。其次,企業跨境外匯融資規模穩步提升,國內外匯貸款償還規模進一步下降。1月份,企業海外代付、遠期信用證等進口跨境外匯融資余額環比增長41億美元,已連續11個月增長;企業償還國內外匯貸款購匯規模為2013年3月以來最低值,環比下降45%。再次,境內主體購匯需求更加平穩。例如,1月份企業對外直接投資資本金購匯環比下降8%,投資收益購匯環比下降20%;以個人境外旅游、留學等為主的旅行項下購匯環比下降28%。 記者:未來我國跨境資金流動將呈現怎樣的趨勢? 國家外匯管理局:當前我國跨境資金流動總體朝著均衡收斂的特征更加明顯。雖然外部環境依然存在較多不確定性,容易引起國際金融市場短期波動,但不會改變我國跨境資金流動的中長期發展趨勢,國內經濟基本面仍是根本性的支撐因素。進入2017年后,我國經濟繼續運行在合理區間,1月份官方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連續第6個月處于“榮枯線”以上,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連續第5個月正增長,我國貨物出口和進口同比均較快增長。這些都是有利因素。 |
相關閱讀:
- [ 11-17]工行獲批“港股通”跨境資金結算銀行資格
- [ 09-23]外匯局重申防范跨境資金流動風險 檢查違規資金流出
- [ 09-19]中國跨境資金流出壓力緩解 8月外匯供求趨向平衡
- [ 08-16]外匯局:7月份我國跨境資金流動在正常范圍內有所波動
- [ 07-22]外匯局:國內外兩重因素使跨境資金流出壓力逐步緩解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