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國際金融圈熱議西方發達國家之間貨幣戰的風險。其中,太平洋資產管理公司提出的“貨幣冷戰”觀點頗為吸引眼球。按照本詞發明者的解釋,“貨幣冷戰”即為各國中央銀行發起、以實現本幣貶值為目標的隱秘政策宣示或行動,是隱藏在“桌面以下”的斗爭。與此相對的是,各國在國際經濟金融政策協調場合熱火朝天的談判,或一些國家對另一些國家“量化寬松”或負利率政策進行口誅筆伐等“熱戰”。 去年9月,日本央行大幅購債,將10年期日本國債收益率“釘住”在0%附近,間接引發日元持續大幅貶值。去年12月初,歐洲央行不動聲色地降低資產購買門檻,亦推動歐元走軟。加之美聯儲在2016年底加息,并給出2017年較強加息預期,這些因素相配合,使歐日等國在“貨幣冷戰”中先勝一局。 進入2017年,英美亦加入了這場“貨幣冷戰”,且手法更為隱蔽。英格蘭銀行悄然下調了“最低失業率水平預期”。這看起來與匯率問題不相干,事實上卻能促使英鎊貶值;美聯儲則暗示當前仍處于低利率環境,加之美國近期反復強調日本、德國操縱匯率,美元、英鎊應聲下跌,歐元、日元相應升值。美元在“貨幣冷戰”第二輪中勝出,英鎊也跟著沾了光。 那么問題來了:發達國家央行為何要搞“貨幣冷戰”?原因有三。其一,世界經濟復蘇顯現周期性的不同步,加上財政資源普遍緊張,因此,美國以外的多數國家必須依靠貨幣政策或準貨幣政策刺激經濟來推動復蘇、應對危機,以本幣貶值為目標拉動經濟外向增長成為迫不得已的政策之選。其二,歐日等國已不敢再公開放松貨幣政策。多年來,美國無度的量化寬松飽受詬病,因此,當經濟開始復蘇,美國便開始“負責任”地收縮貨幣政策。這時,歐日再“量寬”,就是與美國“對著干”。其三,一國央行購債是公開市場操作的正常手段,別國難以干預和指責,且購債對匯率的影響是循序漸進的,具有隱蔽性。直至最近,日本央行才故作恍然大悟:其持有的本國國債已占總量的40%了。 “貨幣冷戰”會不會有第三輪爆發?太平洋資產管理公司認為,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匯率和貿易問題上的強勢,可能壓迫日本等國不敢再有所動作。果真如此嗎?并不一定。只要經濟上需要,各國還是會通過“冷戰”或拋售美債等手段維護自身競爭力。而美國如若真的大興基建,勢必拉升美元的實際利率,屆時,日本等國會不會順水推舟搞更加隱蔽而實用的“貨幣冷戰”?還將拭目以待。 總體看,“貨幣冷戰”是發達國家間的高手過招,花樣自然層出不窮。然而,無論“冷戰”還是“熱戰”,“殺伐”的后果都會搞壞國際金融和貿易秩序,架空既有的國際經濟政策協調成果,使好不容易獲得的一點世界經濟平衡、協調的狀態一朝盡毀。這樣的風險不容小覷。(魏亮) |
相關閱讀:
- [ 08-23]中國學生留學國家選擇日趨多元化 歐亞發達國家日趨走熱
- [ 05-19]日美歐發達國家“相對貧困”加劇 貧富差距擴大
- [ 02-02]研究稱發達國家半數癌癥病例或受環境因素影響
- [ 12-28]美媒:中國人海外打工愛去發達國家 人均寄回6500美元
- [ 12-02]莫迪撰文強調應對氣候變化發達國家要多擔責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