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東北部福島第一核電站。新華社/路透(2011年攝) 同時,日本暗地里究竟向太平洋排放了多少污染水,誰也不知道;就在數月前,民間團體在東京的幾條河流入海口檢測出了高濃度的放射性物質,日本政府部門默不作聲;福島及周邊市縣的未成年人的甲狀腺素異常明顯遠遠高于非污染區的未成年人,屬于官方的醫學工作者卻否認和核電事故有關。 ▲日本東北部福島第一核電站。新華社/路透(2011年攝) 第二個則是海嘯發生后政府及東電應對錯誤以致釀成大禍貽害人類。 究其原因,從日本政府來講,為將來的核武裝留有可能性,就必須要保留核電,沒了核電就失去了保有大量核原料的借口。從東電來講,是想保住反應堆以減少損失。如果不是這些見不得人的想法,早期做出封堆決斷,核事故恐怕不會這么大。現在,熔化的堆芯會不會造成第二次而且是更大的傷害,日本不講,外界就很難把握實情。 2015年年底,日本岡山大學教授津田敏秀等人在國際醫學雜志《流行病學》上發表論文指出,受福島核事故泄漏大量放射性物質影響,福島縣內兒童甲狀腺癌罹患率是日本全國平均水平的20倍到50倍,已遠超統計學的誤差范圍,預計今后將不可避免地出現更多患者。然而這篇論文發表后,至今沒有引起日本政府和福島縣的重視,反而招致反駁和批評。 核問題專家、前日本電視臺報道局解說總監倉澤治雄指出,福島第一核電站現仍存在三種危機: 一是不斷產生放射性污水,每天產生的大約300噸污染水現在只是暫時儲存在臨時趕制的儲水罐里,今后,東京電力公司準備在放射性物質“氚”仍殘留在污水里的情況下,將污染水稀釋后排向大海。然而人體吸入氚后毒性巨大,日本向大海傾倒污染水的行為將遭到全世界的譴責。另外,部分污染水隨著地下水未經處理就流入大海,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為東京申奧時聲稱污染水完全控制在福島第一核電站港灣內的0.3平方公里范圍內,實際上,港灣和和外洋沒有隔斷,港灣內的海水在一周時間內有90%會和外洋的海水置換。 第二個危機是使用完的核燃料也就是乏燃料如何處理的問題,這些乏燃料依然含有大量放射能,這個問題將長期困擾日本。 第三個危機是日本對核燃料熔化后的反應堆束手無策。由于反應堆內部輻射過高,想進入原子爐內部操作幾乎沒有可能。到現在為止熔化后的核燃料堆在什么地方尚不清楚。 對于上述危機如何一步一步解決,日本政府仿佛根本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甚至準備撤銷限制居住區域,好像核泄漏事故沒有發生過。此外,日本又在推進核電站重啟,其中包括運作了40年以上的機組。 除了核風險,食物風險尤其令人擔憂。福島大學環境放射能研究所教授青山道夫綜合多個觀測數據發現,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后泄漏的放射性銫137的總量約為此前東京電力公司公布數值的1.5倍。而放射性物質有可能在魚類和貝類體內隨食物鏈富集。但是,日本政府不僅不積極公布有關信息,還極力推動有關國家和地區解除對災區及周邊各縣食品的進口禁令。 通過向海洋以及大氣排放放射性物質,福島核事故損害的是全人類的共同利益,迄今為止,日本政府仍欠世界一個負責任的交代。(記者 藍建中) |
相關閱讀:
- [ 02-07]日環境省啟動福島核事故后被撲殺家畜的挖掘工作
- [ 12-11]美國西海岸首次發現福島核事故“指紋”銫134
- [ 09-19]調查:福島核事故疏散區域內野生動物大量增加
- [ 09-02]日本福島核事故疏散區域首次實施特例住宿
- [ 07-15]詭異照片現福島核事故隔離區如今景象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