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歷史性一步”到“積跬步以致千里” 開局良好,未來可期。京津冀“聯合艦隊”已揚帆啟航,正向著光明的彼岸遠航 13.7公里!古老的京杭大運河,從滄州市中心穿城而過……滄州市規劃館巨型沙盤前,歷史和現實,在這里交融。 這條千年歷史的京杭大運河,曾將一個個城市串在一起,將中國南方和北方連在一起…… 如今,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恰如又一根紅線,將三省市一億多人的命運緊緊聯系在一起…… 京津冀協同發展怎么樣?老百姓最有發言權。 2016年8月,北京市社情民意調查中心對3000名京津冀常住居民進行的民意調查結果發現:84.9%的居民對京津冀協同發展有信心;“交通更加便利”居各項影響首位,得到6成居民認可;在關注產業領域的居民中,7成以上認為突出成果是三地“部分產業實現轉移對接”和“取消長途漫游”。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布下了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棋局。在這個大棋局上,京津冀都是受益者。”張伯旭有感而發地說,“時間越久,這個認識就越清晰。”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是一個巨大的系統工程,也是一項歷史性工程——3年過去,京津冀協同發展開局良好,取得階段性成果,但仍然面臨一系列問題和挑戰…… “主要表現為兩個‘短板’:一是北京當前的城市空間結構和軌道交通體系仍不盡合理,二是京津冀區域的教育、醫療等公共設施與服務水平落差過大。”北京市社科院副院長趙弘說。 2017年,是實現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近期目標的關鍵之年。 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取得明顯進展,交通一體化、生態環境保護、產業升級轉移等重點領域率先取得突破……目標明晰,任務艱巨。 “我們要再加油,再發力,再起航,實現‘突破中的突破’。”天津市發改委副主任杜威說。 在北京,目前城鄉建設用地2921平方公里,而“十三五”規劃控制目標定為2800平方公里以內。 “這就要求2017年至2020年全市年均減少存量30平方公里。減得更多,才是新的建設用地規模,從而對新增用地和新增產業形成更加嚴格的約束。”蔡奇說。 高樓聳立,街道縱橫……天津濱海新區中心商務區,海河兩岸,于家堡金融區和響螺灣商務區隔河相望,初顯繁華景象。 這里是濱海新區的核心區,也是未來京津冀企業總部集聚區。 “各類企業加速入駐,區內注冊企業總量超過1.7萬家,海河兩岸樓宇租售率達到52%。”中心商務區經濟發展局局長岳毅宏說,2016年所有新增市場主體中超過30%來自北京。 “對濱海新區來說,經過一段時間的航行,馬上就可以看到海上絢爛的日出了。”天津濱海新區發改委副主任王維斌說,“積蓄力量,再過一兩年左右,京津冀協同發展還會有非常大的進展和突破。” 就在不遠處,大沽炮臺上,鐵炮靜默—— 一個多世紀以前,八國聯軍從這里登陸,火燒圓明園,給一個古老國度留下了難以磨滅的恥辱…… 一個多世紀后,這個曾經積貧積弱的文明古國,在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后,正在日益邁向世界舞臺中央,這個國家的首都和周邊地區正深入對接,邁步從頭越…… “我們將凝心聚力,銳意進取,擼起袖子加油干,確保非首都功能疏解取得明顯進展、京津冀協同發展確定顯著成效,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蔡奇這樣說。 “堅持把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作為政治之責、發展之要,積極主動融入重大國家戰略,著力構建高水平對內對外開放的新平臺……”天津市市長王東峰表示。 “下一步,河北將把京津冀協同發展作為貫穿河北發展全局的一條主線,重點抓好中央頂層規劃落實落地、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等重點任務,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取得更大成效。”河北省省長張慶偉說。 展望未來,前景振奮人心: ——2019年下半年,6條軌道從航站樓下穿過的北京新機場將投入使用,近期目標是年運送7500萬人次…… ——到2020年,北京“大城市病”等突出問題有望得到緩解,區域一體化交通網絡將基本形成,區域內發展差距趨于縮小,京津冀協同發展、互利共贏新局面將初步形成。 ——到2030年,首都核心功能更加優化,京津冀區域一體化格局基本形成,區域經濟結構更加合理,生態環境質量總體良好,公共服務水平趨于均衡,成為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的重要區域,在引領和支撐全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 “這3年起步良好,可以說邁出了歷史性一步。積跬步以致千里,到2030年,塊頭比長三角、珠三角還大的京津冀,就一定會輻射、帶動和引領中國邁向‘第二個一百年’!”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家咨詢委員會副組長、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鄔賀銓院士說。 穩扎穩打,步步為營—— 2016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再次發出了號召——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是歷史性工程,必須一件一件事去做,一茬接一茬地干,發揚“工匠”精神,精心推進,不留歷史遺憾。 不遠的未來,一個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一個輻射環渤海地區和北方腹地的新型首都圈,一個以首都為核心的世界城市群,一個新的經濟增長極、中國經濟發展新的支撐帶,必將在渤海之濱、中國華北、世界東方崛起…… |
相關閱讀:
- [ 02-20]謀定而動 實至勢成——京津冀協同發展三周年記之一
- [ 02-20]抓住新機遇 打造新格局 京津冀三地負責人談協同發展
- [ 02-20]歷史性工程—京津冀協同發展3周年實地探訪記
- [ 02-20]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天津打造改革開放先行區
- [ 02-20]京津冀協同發展:興邦惠民的大協同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