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下午,"脫貧攻堅看貴州"記者團率先來到黔南州惠水縣明田新村安置點,從農村搬遷進城的村民新生活令全國網絡媒體記者連連驚嘆。 下午5點過,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縣明田新村安置點,13歲的梁金妹背著書包,剛從學校下課回到家。而從學校坐公交車到家,只需5分鐘,比在董上村老家走1個小時的山路上學方便得太多。 在寬敞明亮的房間里,梁金妹有些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悅。去年9月份,她跟隨65歲的奶奶梁石妹,與父母姐姐哥哥一起,沒花一分錢從董上村老家搬進了這套4室一廳,約120平米左右的大房子。 ![]() 13歲的梁金妹(左一)與哥哥姐姐在新房內 廚房里,梁金妹正在幫奶奶炒菜,祖孫二人有說有笑。前不久,梁金妹的父母趕回老家種植樹木,現在還沒有回來。為了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三姊妹都在新村內的小學讀書,生活起居全由奶奶一人照料。比起其他的孩子,梁金妹尤為懂事。 ![]() 梁金妹幫65歲的奶奶炒菜 兩個月后,梁金妹的父母栽完樹就會從老家回來,將在新村園區打工,照顧一家老小。"今天我們上了英語課、數學課、語文課,還有科學課,老師講的普通話可標準了,寫字也很漂亮。"梁金妹天真地笑起來,也許幾年后她會明白,這里的教育遠比老家的教育要好得多。 據了解,2015年12月,貴州省新一輪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項目建設啟動,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縣明田新村安置點也在同一天開工建設。該安置規劃建設安置房1274套,可解決1095戶4684人搬遷群眾的住房需求,其中貧困人口3115人,遷出點涉及8個鎮(街道)28個村58個組(自然寨)。目前,安置點已建成1095套,入住搬遷群眾586戶2461人,整寨搬遷22個自然寨。 作為新搬遷過來的一員,現年30歲的潘延燕并不擔心就業問題。她說,新村園區內的企業每個月都會時不時地來社區舉辦招聘會,社區廣場的LED大屏上,也會公布園區企業招聘崗位、人數、招聘條件及用工培訓等信息。 去年12月底,潘延燕被村民推選為明田新村安置點社區管委會副主任。社區服務中心的電腦旁,潘延燕正忙著統計社區住戶家里窗簾的安裝情況。對于電腦的操作,潘延燕還不是太熟悉。"以前沒有接觸過電腦,是來社區工作后才學的。剛開始的時候感覺很困難,經過專人培訓后,現在操作起來輕松多了。" 潘延燕的丈夫,在搬遷過來不久,就從招聘會上找到了新工作,成為明田新村安置點的國際家具產業城的一名木工,從新家走路到公司只需十幾分鐘。就這樣,潘延燕家里成了"雙職工"家庭,每月2000多元的工資,加上丈夫在家具城打工的3000多元錢,足夠一家五口人的日常支出和兩個女兒上學了。她與丈夫不用再出遠門打工,相反有了更多時間陪伴兩個幼女成長。 據介紹,明田新村安置點由明田安置點和國際家具產業城安置點兩部分組成,同步規劃建設幼兒園、全日制小學、文體廣場、老年活動中心等場所,并利用國際家具產業城優勢,采取"遷企融合"模式,在園區企業開發3600個就業崗位。目前,通過引資入企、政府購買服務、組建勞務隊等方式,已實現戶均1.5人以上就業,轉移安排搬遷群眾就業879人,戶均年收入在2.4萬元以上,人均年收入5700元以上。 |
相關閱讀:
- [ 02-27]江西井岡山宣布率先脫貧“摘帽”
- [ 02-27]【脫貧攻堅看廣西】多種產業助脫貧 美麗鄉鎮忙致富
- [ 02-27]農發行南平市分行授信50億
助力我縣脫貧攻堅 - [ 02-27]抓緊“四大法寶” 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
- [ 02-27]胡鞍鋼 杭承政:中國脫貧攻堅"言必信,行必果"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