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世界衛生組織(WHO)組織發布的兩份新報告指出,5歲以下兒童死亡中有四分之一以上由不健康的環境造成。環境污染每年奪走全球170萬名5歲以下兒童的生命。 資料圖:世界衛生組織標志 報道稱,題為《繼承可持續發展的世界:兒童健康和環境地圖集》的報告指出,腹瀉、瘧疾和肺炎是1個月齡至5歲兒童最常見的死亡原因,它們中有很大一部分可以通過用來預防環境危險的已知干預措施得到預防。 世衛組織總干事陳馮富珍表示,受到污染的環境具有致命性,特別對幼兒而言。他們的發育器官和免疫系統以及較小的身軀和氣道使他們特別容易受到骯臟空氣和水的影響。 世衛組織還稱,有害接觸可能會始于母親子宮,這會增加早產危險。此外,當嬰兒和學齡前兒童接觸室內和室外空氣污染和二手煙時,他們在兒童期就有更高的罹患肺炎危險,并且終生存在罹患諸如哮喘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危險。接觸空氣污染也可能增加他們終生罹患心臟病、中風和癌癥的危險。 另一份題為《不要污染我的未來!環境對兒童健康的影響》報告則全面概述了環境對兒童健康的影響,說明了這項挑戰的嚴重程度。 報告指出,每年全球有57萬名5歲以下兒童死于由室內和室外空氣污染以及二手煙造成的肺炎等呼吸道感染。由于難以獲得清潔飲用水、衛生設施和衛生條件,36.1萬名5歲以下兒童死于腹瀉。 此外,27萬名兒童在出生頭1個月內死亡,包括早產在內的死因可以通過在衛生機構獲得潔凈水、衛生設施和衛生條件以及減少空氣污染等得到預防。20萬名5歲以下兒童死于由環境造成的意外傷害,例如中毒、跌倒和溺水。 報告指出,通過采取環境行動,如減少蚊蟲孳生地或覆蓋儲存的飲水,就可以防止20萬名5歲以下兒童死于瘧疾。 |
相關閱讀:
- [ 03-01]世衛組織發布抗生素耐藥重點病原體清單
- [ 02-24]警惕!世衛組織:全球超3億人受抑郁癥困擾
- [ 01-15]專訪:“我相信中國將有效治理霧霾”——訪世衛組織駐華代表施賀德
- [ 12-23]世衛組織確認一種疫苗可高效預防埃博拉病毒感染
- [ 12-01]世衛組織呼吁推廣艾滋病自檢工具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