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經濟學人》周刊網站2月25日刊登《在金融科技領域,中國闖出一條路》一文,文章稱,中國的銀行從使用算盤的年代走出來還沒多久。在20世紀80年代,中國的銀行還在使用這種古老的計算工具處理大部分業務。但如今,算盤已經成為一種象征,更多是被中國的互聯網金融公司用作商標。 文章稱,不論如何,中國都是世界金融科技領域的領頭人。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電子支付市場,遙遙領先其他國家。去年,世界創新性最強的金融科技公司名單中,前五名有四家是中國企業。 如今,中國的金融科技領域發展前景很好。這個領域正在改變笨重的銀行系統,幫助建立起一個尤其是對消費者和小企業來說更加有效的銀行體系。許多年來,中國都在向發達國家學習如何管理其金融體系。而在金融科技領域,世界其他國家將向中國學習。 移動支付后發先至 文章稱,中國金融科技的崛起在三個領域尤為明顯。第一個是在日常生活中顯而易見的移動支付。中國的中產階級消費者在互聯網崛起時出現,他們一直以來都傾向于線上消費。這使得他們中許多人很早就成為電子支付的用戶。中國還有后發先至的優勢。發達經濟體很早以前就用銀行卡取代了現金,而中國直到10年前還是以使用現金為主。 從現金到電子支付的轉變還由于智能手機的普及而加速。如今絕大多數的中國網民使用移動設備上網。電子商務巨頭阿里巴巴的支付寶迅速成為消費者首選的移動錢包。但支付寶很快就面臨來自騰訊的挑戰,這家公司在其非常流行的微信應用里加上了支付功能,充分利用其巨大的用戶基礎。中國主要的搜索引擎百度也推出了自己的錢包。 競爭引發一系列創新。QR碼是一種矩陣二維碼,在西方沒有流行起來,卻在中國的餐館和商店里隨處可見。用戶只要打開微信或者支付寶,掃描二維碼,就可以支付。同時,點擊一下,用戶就可以展示自己的二維碼,商家可以掃描進行收款。 微信和支付寶的許多支付功能在世界其他地方也有,但沒有整合在一起。而在中國,所有這些不同的功能都集中在一個平臺上,使用率非常高,手機可以當做錢包使用。去年移動支付流水超過38萬億元,是美國市場體量的50倍,而5年前移動支付幾乎還不存在。 網絡借貸填補空白 文章稱,中國領先世界的第二個領域是互聯網借貸。大部分國家的銀行都忽視小額借貸者。這個問題在中國尤其嚴重。國有銀行主導中國金融系統,它們都更喜歡貸款給國有企業。因為缺乏可以衡量消費者信用風險的成熟體系,銀行不太愿意貸款給個人。像當鋪一類的灰色市場放款人可以提供資金,但都是高利貸。 金融科技可以填補這個空白。電子商務再一次提供了推動力:互聯網購物平臺開發了借貸服務,利用客戶的交易和個人信息建立信用分數。在中國最大的兩家電子商務門戶網站阿里巴巴和京東上消費的人能夠方便地借到一般不到1萬元的小額資金。螞蟻金服和京東在其平臺上還放貸給商戶,其中許多都是長期被銀行忽視的小企業。 但是,電子商務貸款從本質上來說很小心謹慎。目標群體是購物平臺已經熟知的客戶。但更為激進的中國互聯網借貸平臺則轉向P2P信貸。從2011年只有214家P2P放款人,到2015年已經有超過3000家。最初P2P借貸不受監管,到處都是騙局和危險融資模式,很多P2P公司已經倒閉。 但P2P放款人在中國的作用還是很大。盡管出現了一系列被大肆宣傳的倒閉消息,這個行業還在繼續發展壯大。 其他國家的P2P公司一般在網上給客戶提供貸款,但從機構投資者方面獲得資金。中國最成功的放款方完全顛覆了這種方式。因為缺少消費者信用評級,放款方都當面審查借款人。而融資方面,中國P2P公司基本都是從散戶投資者那里獲得資金。 網絡理財異軍突起 文章稱,中國金融科技第三個強大的領域是投資。直到最近,中國人只有兩種極端的理財:存在銀行里,利率極低,但很安全;或者投到股市里,和賭博一樣。金融科技打開了“中間地帶”。 隨著投資者轉向互聯網,西方的資產管理人越來越擔心將面臨“非中介化”浪潮。中國的資產管理人甚至都沒什么機會成為中介,市場已經進入了數字時代。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與國際相反的代際差異:中國收入最高的人一般比較年輕。他們可能更愿意信任互聯網平臺理財。陸金所董事長計葵生說:“美國人22歲的時候也喜歡技術,只是他們那時沒有錢。” 最大的突破是阿里巴巴2013年推出的互聯網基金余額寶,用戶可以得到比銀行高的利息率,而且風險很小。 新的競爭者很快出現了。2014年,騰訊推出了理財通。與此同時,陸金所則已經超越其原本的P2P模式,成為一家金融“超市”,提供個人貸款、資產擔保證券和保險等。參考消息網3月7日報道 |
相關閱讀:
- [ 11-23]英媒:中國成全球經濟開放領頭羊 或將引領全球化
- [ 01-14]報告稱美醫學研究資金投入增速緩 或失領頭羊地位
- [ 01-17]中美關系站上新起點 美南成經濟復蘇“領頭羊”
- [ 04-23]分析稱由于缺“領頭羊” 全球經濟或陷停滯風險
- [ 01-28]安倍演說稱日本要做亞洲領頭羊 未提釣魚島
- [ 01-10]領頭羊羅姆尼遭遇同黨圍攻前駐華大使背水一戰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