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一批機械設備、國產大客車在江蘇連云港港口碼頭集結等待裝船出口。耿玉和攝(人民視覺) 中國外貿不再簡單地追求數字增長,而是更多關注提高附加值、轉型升級及優進優出等提質增效的工作,從而繼續推進外貿回穩向好,加快實現中國由貿易大國到貿易強國的轉變。 3月8日,海關總署發布的對外貿易數據顯示,今年前2個月,中國進出口總值3.89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長20.6%。其中,出口2.09萬億元,增長11%;進口1.8萬億元,增長34.2%;貿易順差2936.5億元,收窄46.1%。 對此,專家指出,今年以來,中國外貿開局明顯向好,進出口強勢正增長,具體指標表現給力,貿易差額雖有波動但順差仍有保障。接下來,面對嚴峻復雜的形勢,中國外貿應保持定力、做好自己,不再簡單地追求數字增長,而是更多關注提高附加值、轉型升級及優進優出等提質增效的工作,從而繼續推進外貿回穩向好,加快實現中國由貿易大國到貿易強國的轉變。 呈現“4個上升”趨勢 今年以來,中國外貿回穩向好得到有力支撐,多項主要指標均保持10%以上的增速。海關數據顯示,前2個月,一般貿易進出口增長20.5%,加工貿易進出口增長15.5%;中國對歐盟、美國、東盟及日本4大貿易伙伴進出口分別增長15%、18.9%、24.2%和20.1%;民營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和國有企業進出口增速均超17%;機電產品出口增長13.8%。 海關總署署長于廣洲表示,今年以來,中國外貿開局良好,并呈現出“4個上升”趨勢。一是進出口數量上升,國內需求明顯增長;二是高新技術產品出口上升;三是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上升;四是市場預期上升,企業信心也在增強。 2月份,外貿出口先導指數繼續上升。根據海關數據,2月,中國外貿出口先導指數為40.2,較上月上升1.2。其中,根據網絡問卷調查數據顯示,當月,中國出口經理人指數回升0.1至41.6;新增出口訂單指數、經理人信心指數分別回升0.2、0.6至44.1、47.8。 貿易順差仍有保障 就單月數據來看,2月份出現的貿易逆差引起了市場廣泛關注,這是自2014年3月以來中國外貿首次出現貿易逆差。海關數據顯示,2月份,中國進出口總值1.71萬億元,增長21.9%。其中,出口8263.2億元,增長4.2%;進口8866.8億元,增長44.7%;貿易逆差603.6億元。 “2月份出現的貿易逆差對市場而言的確是‘新鮮事物’,而之所以會出現這一情況,主要還是2月份進口的‘爆發式’增長,其背后有4方面原因:一是大宗商品進口量價齊升,特別是鐵礦砂、原油、煤等進口均價漲幅都超過六成,這大幅推動進口額增長;二是中國經濟動力加快復蘇,內需增長推動進口提升;三是春節期間居民對進口生鮮等產品需求提升;四是2016年同期基數較低,基數效應推升進口增幅?!鄙虅詹垦芯吭簠^域經濟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張建平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 那么,這樣的逆差會否持續?在張建平看來,某一個月的貿易逆差并不能說明什么問題。事實上,前2個月中國外貿依舊保持了2936.5億元的貿易順差,且就全年來看,出口大于進口依舊是大趨勢,不用擔心全年會出現貿易逆差,貿易順差有保障。 優進優出由大轉強 總體來看,中國外貿正在回穩向好,但這種向好趨勢的延續性如何還需審慎觀察。張建平指出,就當前全球形勢來看,2017年中國的外貿形勢依然嚴峻復雜,如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特朗普政府政策的不確定性、歐洲各國的大選及一些可能出現的“黑天鵝”事件。打鐵還需自身硬,面對不確定的外部環境,中國應做好自己,穩固外貿回穩向好的走勢。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關于外貿目標的設定淡化了數字指標,而是強調“進出口回穩向好”,并在優進優出、結構優化等方面提出了多項措施,如報告提出,落實和完善進出口政策,推動優進優出。加快外貿轉型升級示范基地建設。增加先進技術、設備和關鍵零部件進口,促進貿易平衡發展和國內產業加快升級。 張建平說:“應該看到,政府工作報告的部署與中國外貿現在所處的發展階段十分吻合。當前,全球市場供求關系不斷變化,而中國已是全球貿易大國和出口大國,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外貿不應再簡單地追求數字增長,而是要更多關注外貿附加值、品牌建設及結構優化,從而加快實現中國由貿易大國到貿易強國的轉變?!庇浾咔窈7?/p> |
相關閱讀:
- [ 11-17]特朗普外貿新政動真格?媒體披露施政備忘錄
- [ 11-03]巴西今年10月份外貿實現順差23.46億美元 創5年來新高
- [ 03-03]巴西2月外貿實現順差30.43億美元 創27年來新高
- [ 05-30]烏拉圭外貿論壇聚焦中國
- [ 11-18]朝鮮高級官員接受外貿外資方面培訓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