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常的試飛傳奇 張子影 中國軍人首次完成空中加油這一壯舉的是特等功臣、特級試飛員常慶賢,試飛晚輩親切地稱呼他“老?!?。 1 老常,不怎么活躍的一個人。按今天的話說,是低調型的,每天飛行完了,自己提著飛行帽匆匆回宿舍。 老常話少,但老常干的工作已載入史冊。老常珍藏著一批軍功章和各種試飛資料,一張夾在活頁中的手繪紙片引起我的注意。圖上畫的是空中加油時加受油機之間的關系位置數據,受油機與加油機機翼之間距離只有0.6米。兩機在空中相距0.6米,這個數據讓我目瞪口呆。這樣小的距離不要說是在空中,就是在地面汽車行駛中也是不可想象的。話題就從這張紙片開始了,0.6米的距離就是當年壓在所有試飛人心中最大的石頭。 老常如今依然非常感謝當年十一航校的飛行員。1990年5月,王鐵翼和他率領的團隊在領先試飛中首先摸索了加受油機近距離編隊的可行性,這無疑是一種巨大的突破。在此之前部隊訓練中最小的編隊距離是5米,而加受油機加油編隊時彼此之間是互相“咬合”的,從嚴格意義上講距離是負值。國外的加油編隊隊形雖然也較小,但由于國外加油機的加油軟管較長,加受油機之間的隊形相對比較寬松,也就是說在加油試飛中,中國試飛員要遇到比外國飛行員更大的困難。在沒有任何經驗可以借鑒的情況下,試飛部隊黃炳新親自掛帥,成立以常慶賢、湯連剛等試飛員組成的空中加油試飛員團隊,常慶賢任首席試飛員。 試飛員小組成立了,但是,訓練用的飛機還沒有,加油機還在生產線上。黃炳新說,沒有加油機我們就用殲擊機吧。老常說沒有教員就采用同乘編隊飛行吧。湯連剛說我和老常一起飛。他們一起在殲-6、殲-7飛機上進行了幾十架次的密集編隊訓練,隊形從10×10米到5×5米最后飛到兩架飛機幾乎粘在了一起?!俺芫庩犇莻€距離有多近呢?”我問。老常想了想說:“我能看到飛機身上的鉚釘,還能看到長機飛行員臉上的胡子。那天他沒有刮胡子被我看見了?!?/p> 老常云淡風輕的描述令我心驚肉跳。在空中,兩架巨鷹用這樣一種親密的方式接觸,考驗的不僅是技術,更是膽量、胸懷和魄力。對于所有試飛人來說,密集編隊都意味著巨大的心理壓力,甚至恐懼。僅僅學會掌握操縱要領是遠遠不夠的。那是一種超越生死、超越自我的忘我狀態,不親身體驗,無法言明。 對于試飛員來說,技術與經驗都不是唯一的,更多的是心理品質的歷練。老常慢悠悠地笑著說:“練到后來,恐懼變成了興奮,突破了心理障礙。還有一點,我們搶到了時間。等加油機下線的時候,我們的團隊已經準備好了?!?/p> 2 接受加油工程任務時老常已經年滿42歲,原是航校的高級教官,后因試飛需要,老常到試飛部隊參與某型飛機的試飛工作??偛款I導選擇老??粗械木褪撬叱娘w行技術和豐富的飛行經驗??哲娨幎w行員43到45歲就該停飛了,也就是說,老常不僅開始向高技術、高風險挑戰,更要與時間賽跑。因為留給老常的時間最多只有3年。一向低調的老常接到任務后給領導拍了胸脯:一定在停飛前拿下加油工程試飛任務。 這一年的夏天,上級調來了轟-X飛機,“老常們”終于可以進入實際編隊飛行了。轟-X飛機是個大塊頭,巨大的機體給編隊飛行員很大的壓力。尤其是進入模擬對接位置飛行時,試飛員真正體驗了夾在大飛機“胳肢窩”底下飛行的感受。老湯鎖著眉頭說:“得加快訓練進度??!”老常的臉黑了下來:“必須趕在加油機到來之前掌握加油機編隊的駕駛技術?!蹦切┤兆用刻斓娘w行計劃量很大,飛行后試飛員還要和科研人員一起研究技術問題,老常每天忙到很晚。 這一天傍晚老常居然早到家了,他進門的時候連妻子都有點詫異,自從飛加受油后老常從來都是很晚回家。妻子看了看表又看了看他說:“怎么這么早?”老常換著鞋子嘀咕了一句說:“早嗎?”妻子點點頭說:“當然早,中央臺的《新聞聯播》還沒有播完呢。”妻子再一次看了看電視說:“噢,完了。播完了,你看不成新聞了。”沒有應答,老常已經歪在沙發上睡著了。 他們的爭分奪秒終于趕上了時間。一個月后,經過改裝的受油機到了,他們一個月里飛了幾十架次的編隊訓練。8月正是酷暑,老常的黑臉更黑了,一天下來,衣服都汗得結出了殼。9月底,他們完成了受油機與轟-X飛機的模擬加油編隊飛行,萬事俱備就等加油機的到來了。11月初,千呼萬喚的加油機終于姍姍來到。 11月24日,真正對接的日子來了。清晨,為了趕在氣流平穩的時段起飛,試飛員早早來到了機場,老常和加油機長申長生再次進行協同,然后沉著地爬上了飛機的懸梯。關艙門之前老常向場外看了看,跑道外面站滿了人,空軍的、總部的、航空工業部的、飛機公司的、試飛院的,還有自己試飛部隊的。人人都眼巴巴地注視著。 加受油機對接試飛,行內俗稱“干對接”,也就是只對接不加油。試飛的目的是熟悉對接加油技術,考核加油對接系統的工作可靠性和效能?!案蓪印钡某蓴佑凸こ桃饬x重大,盡管有了近一年的編隊和模擬加油訓練,但真正的對接今天還是第一次。部隊指戰員翹首以盼幾十年、航空工業戰線奮戰2年多的加油工程今天就要見分曉了。老常不愧是老常,飛了幾千個小時,他曬得黑黑的臉上看不出任何風云,其實老常的心里也是波不平浪不靜的。 起飛、會合、編隊,一切順利,老常很快進入了預對接位置。老常:請求加油機長進入對接。加油機長申長生立刻回應:可以對接。老常輕輕推點油門,受油機緩緩地向前靠近了,5米、4米……隨著距離縮小,平日里穩定的傘套此刻卻不聽話地跳起了舞。盡管在地面的研究中老常已經了解氣流擾動的原理,但要在高速飛行中用加油探管對上飄忽的傘套卻異常困難。 第一次對接不成功,老常又做了第2次、第3次……但是連續5次對接,都沒有成功。必須穩定情緒退出加油編隊了。老常平靜地向加油機長報告:停止對接,返場著陸。飛機??吭谂艿酪活^,機場上所有的人都看到,走下飛機的老常提著飛行帽低著頭,他兀自低頭走著,目光不和任何人交錯。 他喝了水,去了洗手間,然后對迎著他走過來的總工程師說了句:“讓我想一想。”總工點點頭,閃開了。老常走到休息室最角落的地方,放下飛行帽,把身體盡量多地靠在椅背上,一個人靜靜地坐著。他的腦海中飛速回放著空中的飛行動態。半個小時后老常走出了休息室,他的臉上依然風平浪靜。總工和戰友們都聚了過來,他們重新研究了一遍技術。末了,老常的聲音不徐不疾地說:“再飛一個起落,我相信可以成功。” 太陽已經升起很高了,天空一派湛藍。媒體后來這樣報道:“在全場人們熱切殷殷的目光注視下,常慶賢毅然再次登上了飛機的懸梯?!逼痫w、會合、編隊,一切照舊,老常又一次進入了預對接位置。他輕柔地、細細地推點油門,受油機緩緩地向前靠近了,5米、4米……再次來到距離傘套1米的位置上,老常的心情非常平靜,穩住駕駛桿,眼看著受油探頭慢慢地延伸,延伸,緩緩地、穩穩地插進了加油傘套上的加油口。 噢——加油機上的加油員激動地喊了起來,聲音通過耳機清晰地傳進老常耳朵,傳到地面指揮臺:對接成功了!老常穩穩地坐著,只是飛行帽下的眼睛閃了一下。當天老常共成功對接了3個架次,最長的一次對接后穩定保持達6分鐘之久。團長湯連剛后來是這樣回答媒體的:“一個成熟的試飛員,不光是要能爭取成功,更要能夠面對失敗。”湯連剛的話一語成讖。對接成功的喜悅還沒有散去,“老常們”又面對了新一輪的失?。涸?2月初的3次加油試飛中,連續出現加油探管折斷的故障,盡管沒有危及飛機的安全,但加油試飛遇到了嚴重的挫折。 為什么“干對接”能試飛成功,而加油試飛會導致探頭連續折斷呢?現場會開到了深夜。加油試飛副總師提出導致探頭折斷的主要原因是探頭強度的問題,另外加油時軟管內有油使軟管剛度發生變化也是導致折斷的重要原因。“老湯”針對探頭折斷有他自己的想法,他對老常說,國外資料上的對接速度差適合他們的長軟管,我們的軟管較短、剛度較大,對接速度差應該減小,問題就出在速度差上。 3 12月19日,改進后的探頭裝上了飛機,萬事俱備就等好天氣的光臨了。氣象預報12月下旬有一股冷空氣,搞飛行的人都知道冷空氣降臨就意味著好天氣的到來,試飛部隊提前做好了周密的計劃,將冬季通常下午進場的飛行計劃改在上午進場。 12月23日,陰霾籠罩了近半個月的機場,天空豁然晴朗。隨著一發綠色信號彈打響,加受油機分別開車滑出,承載著航空人的期盼,兩架戰鷹轟鳴著騰空而起,緊接著伴飛飛機起飛,加油工程最驚心動魄的樂章奏響了。4000米高空的氣流異常的穩定,加油機長申長生知道加油機飛行得越平穩,受油機的對接條件就越充分。根據規定加油飛行不能使用自動駕駛儀,整個加油航線足有12分鐘,申長生穩穩地操縱飛機保持了整個航線的穩定飛行。 常慶賢駕駛著受油機按部就班地操作著,編隊、加入加油隊形、預對接編隊、對接,受油機來到了距離傘套1米的關鍵位置。歷史性的一刻到來了:11點24分,隨著咔嚓一聲響,加受油機對接成功,加油軟管輕輕晃動一下后穩穩地將加受油機連接在一起。老常慢慢加油門向前緩慢推進,進入加油區域,加油燈燃亮了,加油成功了。試飛現場歡騰了。走下飛機那一刻老常終于還是激動了,他看見了歡呼的人群,看到老專家、老領導熱淚盈眶的表情。 空中加油工程是中國航空工業的“爭氣工程”,它的首飛成功是我國航空技術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是中國航空科技的重大突破。在沒有外國技術支持的情況下,中國人完全靠著自己的力量實現空中加油,創造了試飛史上又一個奇跡。 |
相關閱讀:
- [ 03-17]敘軍方稱4架以色列軍機進入敘領空 1架被擊落
- [ 02-27]日媒:日戰機強化緊急升空 將以4對1應對中國軍機
- [ 02-21]特朗普度假遭空中騷亂 12架飛機闖禁飛區軍機攔截5架
- [ 02-15]美官員稱俄軍機危險抵近美戰艦 俄羅斯:從沒發生過
- [ 02-15]美稱俄軍機從美驅逐艦附近飛過 俄:未發生有關事件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