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圖:張芳曼數據來源:各地政府工作報告 3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遼寧代表團審議時提出,深入實施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全面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以來,東北地區經濟下行壓力增大,部分行業和企業生產經營困難。背后的深層次問題有哪些?經濟增長的主要矛盾是什么?發展面臨怎樣的新挑戰?國家發改委振興司司長周建平日前接受本報專訪,回應社會關切。 經濟增速偏低、分化加大、筑底企穩 對于目前東三省經濟運行總體情況,周建平用一句話概括:增速偏低、分化加大、筑底企穩。具體來看: ——吉林經濟逐步企穩,有望率先穩中向好。去年GDP同比增6.9%,增速逐季回升,民營經濟主營業務收入增速達到7.2%,現代服務、商貿流通、金融服務等新興行業投資均保持兩位數增長; ——黑龍江經濟增速雖然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但大部分指標已基本穩住。去年GDP同比增6.1%,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地方財政收入、民間投資同比增速分別為2.0%、5.5%、-1.1%和7.9%; ——遼寧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傳統產業占比較高、經濟內生增長動力不強以及經濟數據擠水分等共同作用下,去年GDP、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為負增長。 “今年以來,東三省的部分先行指標有回暖趨勢,但經濟分化在加大。省與省、省會城市與其他地市、不同行業、不同企業之間的分化構成了東北經濟的特點。”周建平說,比如區域內部,哈爾濱、長春、沈陽、大連這條中軸線上集中了東北50%—60%的經濟總量,發展勢頭還不錯。但西部地區靠近沙漠,資源、交通、環境、區位條件差一點,發展慢一些。行業當中,一些傳統的原字號、初字號集中的地區和偏重資源型的城市產業行業發展比較困難,而新興產業發展比較好。 國企改革是關鍵,“三供一業”分離移交 周建平認為,東三省經濟發展面臨的困難主要體現在體制機制和結構性矛盾上。體制機制上看,政府職能轉變相對較慢,經濟發展活力不足,要素市場發育不健全,國有企業存在不少歷史遺留問題,鋼鐵煤炭去產能分離安置人員難度大、渠道窄,民營經濟發展不充分。 經濟結構上看,新舊動能轉換任務艱巨。一方面,傳統產業增長乏力,對經濟集中負向拉動效應顯著,重點企業生產經營普遍不景氣;另一方面,新興產業規模小、比重低,短期增長遠不能彌補傳統行業下滑造成的缺口。同時,投資結構失衡問題突出,基礎設施投資增速較高,產業領域投資增速明顯偏低,部分地區民間投資嚴重下滑。 “著力完善體制機制,我認為,國企改革是其中關鍵。”周建平說,長期以來,東北國企戰線拉得太長,布局不合理,競爭力不夠強。不少國企盡管改制了,但并未真正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法人治理結構和用人機制;央企在國有經濟中占比高,與地方融合發展不夠緊密。目前,深化東北地區國企改革專項工作方案正在實施。比如在東三省各選10—20家地方國企試點混合所有制改革。 此外,東北國企改革和別的地方比,還有個難題是如何為企業減輕負擔。現在,不少企業承擔著“三供一業”(家屬區水、電、暖和物業管理),以及幼兒園、學校等社會職能。目前,解決這些歷史遺留問題正在加速。黑龍江已基本完成廠辦大集體改革,在全國率先基本完成央企“三供一業”分離移交試點工作,其他兩省的分離移交工作還在進行。 專項資金支持新興產業集群 周建平說,東北民企發展很快,數量也不少,對地方發展貢獻大,但確實存在不足,概括起來是“四多四少”:生產企業較多,生產服務型企業少;一般型企業較多,科技型企業較少;從事低端產品生產的多,從事高端產品生產的少;小微企業較多,行業龍頭領軍企業較少。 去年12月,大連等13市確定為東北地區民營經濟發展改革示范城市,重點通過政策環境、市場環境、金融環境、創新環境、人才環境、法治環境等六方面進行探索。目前,發改委正研究與全國工商聯一起,對東北營商環境定期評估。將問題及時反饋給地方,加大改進力度。東北地區獲批的兩家民營銀行——遼寧振興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吉林億聯銀行,籌建工作也在有序推進。 結構性矛盾是東北發展老大難,淘汰落后產能方面,周建平介紹,2016年東北地區全面完成鋼鐵煤炭過剩產能化解任務,部分指標超額完成。初步統計,去年東三省化解煤炭過剩產能4014萬噸、鋼鐵產能1320萬噸。 培育新動能方面,計劃2017年在中央預算內資金中安排東北地區新動能培育專項資金、東北地區培育和發展新興產業專項資金,重點支持東北地區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新材料等領域的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和新興產業集群建設。發改委將會同科技部、工信部、國土部和國開行支持在老工業城市和資源型城市建設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 東北和東部對口合作是全面東北振興的亮點,周建平表示,通過學習合作可以發現自己的不足,更能改進現有工作。“但要強調的是,對口合作,不是幫扶,更不是援建。要用市場化方式開展建立全領域、全方位、多層次合作。” |
相關閱讀:
- [ 01-19]【直擊東北經濟】不是所有英雄都出彩人前 | 瓦軸傳奇
- [ 01-17]【直擊東北經濟·專家談】遼寧經濟何以涅槃重生
- [ 01-17]直擊東北經濟: 吉林迎來“冰雪 ”時代
- [ 01-17]【直擊東北經濟】克里斯汀·辛德勒:創新驅動 吉林經濟的轉型發展之路
- [ 01-17]【直擊東北經濟】拉動市場、人才“雙引擎” 瓦軸集團轉出“中國速度”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