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局:今年建立適用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績效機制
2017-04-07 14:09:07??來源:中新網 責任編輯:周冬 周冬 |
分享到:
|
資料圖:石家莊機場。中新社記者 翟羽佳攝 中新網4月7日電 據中國民用航空局網站消息,民航局日前發布《民航安全績效管理推進方案》,其中安全績效指標除了對各等級不安全事件數量、人員傷亡數量等結果進行事后統計,還需對管理者的安全承諾、員工的安全行為、安全培訓的效果等對安全運行有重大影響的因素進行評估。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領導對民航提出的安全隱患零容忍的指示精神,全面提升安全管理體系(SMS)效能,持續完善安全績效管理機制,民航局日前發布《民航安全績效管理推進方案》(以下簡稱《方案》),進一步規范民航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績效管理工作,確保行業持續安全。 安全績效管理是安全管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使得安全管理在規章符合性管理的基礎上,更加全面、準確、動態地掌握安全狀態,實施針對性的安全管理措施,從而達到控制或降低安全風險至可接受安全水平的目的,實現安全關口前移。因此,民航生產經營單位有必要通過科學地制定安全績效指標、安全績效目標,清楚地界定可接受的安全水平,根據安全績效監測和衡量的結果,采取針對性的安全管理措施,對運行過程進行控制,在滿足規章的基礎上,保證持續安全水平。 此前,民航生產經營單位一直在努力構建安全管理體系,但安全績效管理制度及程序的設計不盡完善、績效監測和管理機制缺失、指標體系不完善等問題比較突出,導致安全管理體系的效能尚未充分發揮出來,全面的安全管理體系效能評估的方法也尚未建立。 為摸索適合我國民航特點的安全績效管理模式和方法、提高安全監管效能,民航局在各管理局轄區選取了有代表性的12家運行單位開展相關試點工作,進行了積極探索。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在規章管理、風險管理、信息管理的基礎上,初步形成了安全績效管理的理論、程序和方法,為加快促使行業安全管理由規章符合性管理向規章基礎上的安全績效管理方式轉變積累了寶貴經驗。 《方案》作為民航局制定的安全績效管理推進工作的總體規劃,根據《中國民航安全生產“十三五”規劃》、民航局《“提升安全監管能力”改革任務工作方案》、民航局重點安全工作任務分工等要求制定,明確了安全績效管理推進工作的總體目標、工作原則、工作職責、推進路線等,民航各級監管部門、生產經營單位、相關科研機構參與。同時,民航局即將下發《民航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績效管理指導手冊》,指導和規范民航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績效管理工作按照方案計劃有序高效開展。 《方案》明確,安全績效管理推進工作將以“堅守航空安全的底線,以落實安全責任為主線,以風險管控為抓手,持續推進《中國民航航空安全方案》實施,不斷強化SMS實施效能、完善安全績效管理機制,建立以數據為驅動、以風險管理為核心的安全隱患排查治理長效機制,提升安全管理和安全監管效能,實現規章符合性基礎上的安全績效管理和基于安全績效的安全監管”為總體目標,本著“積極穩妥、統籌兼顧、全面推進、持續完善”的原則,有計劃、有步驟、有層次地在全行業開展。 根據《方案》,安全績效管理推進路線共分為三個階段:2017年為初級階段,本階段要建立民航生產經營單位適用的安全績效管理機制,試行基于安全績效的監管工作;2018年為中級階段,本階段要建立適用的基于安全績效的監管機制;2019-2020年為高級階段,本階段要持續完善安全績效管理機制和基于安全績效的監管機制。從第一階段到第三階段,民航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績效管理效能和局方基于安全績效的監管效能逐步提升,同時,局方的安全監管工作量將逐步減少。 民航局航空安全辦公室相關負責人提醒各民航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績效管理的基礎是建立一套適用于衡量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狀態、驗證SMS實施效能的安全績效指標。因此,安全績效指標的設計應同時注重運行過程和安全結果,除了對各等級不安全事件數量、人員傷亡數量等結果進行事后的統計,還需對管理者的安全承諾、員工的安全行為、安全培訓的效果等對安全運行有重大影響的因素進行評估,才能全面、科學、合理地檢驗SMS的實施效能。 |
相關閱讀:
- [ 04-06]臺灣“民航局”:不排除從抽測升級到全面酒測
- [ 03-17]民航局在華東、西北等地區全面開展通用航空試點
- [ 03-13]民航局:進一步規范互聯網機票銷售平臺經營行為
- [ 03-04]中國民航局局長:去年航班正常率提高8個百分點以上,今年繼續努力
- [ 02-22]民航局:中國運行中的通用及小型運輸航空器達1472架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