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華盛頓4月11日電(記者 林小春)美國國家科學、工程和醫學學院11日發布報告,提出一系列旨在遏制科研不端行為的建議,包括設立一個非營利性的獨立咨詢機構幫助推進科研誠信建設。 報告撰寫委員會主席、佐治亞理工學院教授羅伯特·內勒姆在華盛頓舉行的記者會上說,1992年,美國國家科學、工程和醫學學院發布了第一份科研誠信報告,但過去25年里,全球化進程與技術進步等導致科研環境發生巨大變化,科研誠信建設面臨新的復雜挑戰。 比如,遭撤回的科研論文數量比例日益增加,一些研究結果可重復性較低等。內勒姆說,盡管這不一定就表明科研不端行為增加,但“在我看來,科學界真的需要采取主動行動”。 最新報告題為《培養研究誠信》,由10余名來自美國大學的專家經5年時間完成,共提出11條建議,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呼吁包括研究人員、研究機構、出版商、資助機構、科學協會和聯邦機構在內的所有科研相關方共同出資設立一個獨立且非營利性的“研究誠信咨詢委員會”。 報告說,盡管美國政府部門中有像衛生與公眾服務部下屬“研究誠信辦公室”這樣的負責處理學術不端行為的機構,美國科學促進會等非政府機構在促進科研誠信方面也作出了重要貢獻,但美國在國家層面上并沒有一個專門負責的常設機構。 報告指出,提議設立的“研究誠信咨詢委員會”在調查、監管或認證上將不會發揮直接作用,而是作為一個“中性資源”幫助科學界應對科研誠信建設的挑戰,包括促進相關信息的交流共享,為研究機構、期刊、出版商和其他相關方面提供有關建議和支持等。 按照報告設想,這個新機構將只擁有少量固定工作人員(3到4人),輔以一些研究員和顧問,由其出資成員組成一個輪值執行委員會進行管理,每年預算估計約300萬美元,根據各成員研究規模按比例繳費。 報告的其他一些建議包括:所有科研相關方都應改進科研誠信相關做法與政策;研究機構在科研誠信建設中處于中心位置,其高層負責人應積極參與相關工作;保護好善意舉報人;有關協會與期刊應制定明確的署名標準;論文發表時要提供足夠信息以供重復所報告的結果;研究贊助方應提供足夠資金以長期保存有關研究資料;應繼續開發并提供更有效的負責任研究行為的教育項目等。 1992年的報告把科研誠信問題分為科研不端行為、科研不當行為和其他不端行為三類。其中,科研不端行為被定義為“偽造、篡改或剽竊”,而其他不端行為被定義為不是科研領域所獨有的行為,包括性騷擾、濫用資金、破壞科研試驗或設備等破壞性行為、違反政府研究規定等。 最新報告提議,將此前所謂“科研不當行為”更清楚地改名為“科研有害行為”,因為許多所謂科研不當行為實際上損害了科研誠信。這些行為包括沒有參與研究的人被給予榮譽性署名或者參加研究的人被拒絕署上名字等。此外,近年來出現的“掠食性”期刊出版行為也被歸類為“科研有害行為”,即只要付費即可刊登而很少或根本沒有同行評審等質量控制過程。 |
相關閱讀:
- [ 12-14]日本科研小組從空中測定櫻島火山口內溫度
- [ 11-21]外媒:中國在冰島建造科研設施研究北極光
- [ 11-09]日媒:日本擬將西北太平洋科研捕鯨量增加100頭
- [ 10-31]日本重啟科研捕鯨遭多國反對 被指有戰略目的
- [ 10-31]日本重啟“科研捕鯨”遭遇多國反對 批判聲不斷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