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三亞4月12日電 (記者 尹海明 黃藝)首屆中國(三亞)國際水稻論壇12日在海南三亞開幕,論壇吸引了包括“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內的10名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院院士同臺論“稻”。 袁隆平在論壇上透露了超級雜交稻發展新進展?!敖衲晡覀冋谙蛐履繕水€產1130公斤即每公頃17噸攻關,如果大家有空,去開開眼界,我們現在有(產量目標為)17噸的超級雜交稻,我有把握說,有90%的可能性上17噸?!痹∑窖葜v時說。 圖為袁隆平在論壇現場。 中新社記者 尹海明攝 袁隆平介紹說,農業部于1996年立項超級雜交稻育種計劃,共分四期。第四期超級雜交稻攻關于2014年取得突破,經農業部組織專家組驗收,在湖南溆浦縣百畝片畝產達1026.7公斤(15.4噸/公頃)。根據進展情況,我們提出第五期超級稻,指標為16噸/公頃,即1067公斤/畝。通過育種攻關,2015年首先在云南實現了16噸/公頃的目標。 中國科學院院士謝華安、中國工程院院士朱英國、中國工程院院士張洪程分別在論壇上發言,為水稻育種科技創新方向、稻種稻米產業融合發展模式、水稻產業走向世界的發展路徑等建言獻策。 論壇組委會稱,海南是“一帶一路”、“瀾滄江—湄公河合作”的重要支點,是博鰲亞洲論壇永久會址所在地,南繁種業有條件、有機會引進來和走出去?!耙粠б宦贰毖鼐€遍布農業資源豐富的農業大國,在三亞進行全球種業國際合作潛力巨大。 據了解,本次論壇吸引了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00多名業界人士參加。除了學術論壇,論壇期間還將展示500余個水稻新品種,國家種業科技成果產權交易中心將與三亞市簽約“共建種子及育種材料交易工作站”。 |
相關閱讀:
- [ 12-14]袁隆平:第三代雜交稻育種法必將取代前兩代育種法
- [ 12-09]袁隆平“種三產四”豐產工程2016年增產稻谷16.5億公斤
- [ 11-20]年畝產3000多斤!袁隆平華南雙季稻再創新紀錄
- [ 10-11]袁隆平超級稻高緯度實驗畝產超1000公斤
- [ 10-04]袁隆平:如世界一半稻田種雜交水稻 可多養活4至5億人口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