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柳工業園區是重慶市在巴南區重點打造的千億級工業園區,也是重慶江南新城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這是這樣一個園區,在建設過程中,曾被中央第五環保督察組(以下簡稱第五督察組)盯上,原因是應該先期配套建設的污染處理廠推遲一年仍沒有建設。 “如果沒有中央環保督察,恐怕現在也建不成。”在重慶市環保局水處處長劉明君看來,是中央環保督察來了這塊硬骨頭才被啃下來。 事實上,不僅是在重慶,在廣東、在湖北,在中央環保督察走過的其他12省(區、市),公眾的感覺是,沒有中央環保督察啃不下的硬骨頭。他們說,中央環保督察專治地方沉疴。 截至目前,中央環保督察已經完成了對15個省(區、市)的環保督察,問責6408人,約談6842人,立案查處案件達8969件。而這些案件中相當數量屬于地方多年解決不了環保老大難問題。 麻柳園區污水處理廠整改到位 按照重慶市的規劃,僅在“十二五”期間,麻柳工業園區規劃建設用地就達10平方公里,并將作為重慶市的重工業基地進行開發建設。 據介紹,2012年底,開發區5平方公里控規已通過重慶市政府審批,同時,工程建設也正式啟動。巴南區環保局副局長羅淋告訴《法制日報》記者,按照麻柳工業園區建設規劃要求,園區污水處理廠須在企業入駐時同時建成,計劃要求2015年年底建成。 2016年12月24日,第五督察組入駐重慶市。據《法制日報》記者了解,在為期1個月的督察下沉期間,第五督察組發現,已經開始建設的麻柳工業園區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滯后。為此,第五督察組責令麻柳工業園區加快建設進度。 “早在中央環保督察組來前,市環保局督促過多次,要求他們加快建設污水處理廠。”劉明君說,就麻柳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建設問題,重慶市環保局多次進行督辦,但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工作依然滯后。直到第五督察組進駐,污水處理廠已經逾期一年未建成。 4月中旬,《法制日報》記者來到麻柳工業園區時看到,坐落在長江邊上的園區,雖然道路仍是泥濘狀態,但是,污水處理廠已經建成。麻柳工業園區環保部部長鮮思淑表示,園區污水處理廠可日處理污水5000噸,現在已經完成調試,處于備用狀態。她告訴《法制日報》記者,目前,園區已有7家企業簽訂入駐協議,“只要企業開始生產,污水處理廠馬上就可以投入使用。”鮮思淑說。 韶關南嶺國家級保護區開始修復 總面積達5.84萬公頃的南嶺自然保護區,是廣東省面積最大的自然保護區,早在1994年就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然而就是這樣一個重要保護區而且是核心區卻被違法開發。 2016年1月28日,環保組織自然之友以廣東南嶺森林景區管理公司和東陽光公司作為被告在廣東省清遠市中級法院提起環境民事公益訴訟。2016年12月28日,案件以調解告終,兩被告同意拿出500萬元,對保護區內生態環境被破壞部分進行修復。 巧的是,這一天也是中央第四環保督察組(以下簡稱第四督察組)進駐廣東省的日子。就在第四督察組進駐廣東時,有關南嶺保護區被破壞問題再次被媒體曝光。“未做環評,便開始建設旅游公路,而且這條旅游公路穿過了韶關南嶺國家級保護區的核心區,直通廣東第一高峰石坑崆。”媒體稱,早在2012年1月,廣東省林業廳便叫停了該公路建設,但是,在2012年至2017年5年的時間里,這條公路一直違法施工。到2016年底,公路硬化已全部完工。 又是一個老大難環保問題擺在了第四督察組的面前。據廣東省環保廳有關負責人介紹,韶關南嶺國家級保護區的違法開發問題引起了第四督察組副組長、環保部副部長翟青的注意。 這位負責人告訴《法制日報》記者,在中央第四督察組的高度關注下,廣東南嶺保護區內違法建路問題被列入廣東省重點整改的問題之一。目前,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石坑崆公路上的所有施工設施、機械設備、工人住棚、建筑房屋等建設物已全部撤除,同時,廣東南嶺森林景區管理有限公司累計投入800萬元人民幣用于生態修復工程,已完成公路硬地化、排水溝、40%的邊坡加固、30%面積的復綠和完善安全設施。 據這位負責人透露,根據民事調解書協議要求,生態環境修復工程正在做公開招標的準備工作。 據廣東省環保廳介紹,通過第四督察組的督察,包括“深圳比亞迪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氣味擾民問題”、廣州市花都區祈福小區周邊小企業群污染問題以及廣清高速噪聲擾民問題”、“河源市黃塘鎮生活垃圾填埋場環境污染問題”等一批棘手問題得到查處。 湖北拆除湖泊圍欄圍網近百萬畝 2016年夏季,一場歷史上罕見的嚴重洪澇災害令湖北省開始反思,是什么原因讓這個千湖之省遭遇如此重創。而這也是中央第三環保督察組(以下簡稱第三督察組)關注的一個話題。 2016年11月26日至12月26日,第三督察組在完成了對湖北省的督察后發現,湖北省“這些年一些地方向湖泊要錢、要地、要房的趨勢仍未得到遏制,侵占蠶食湖泊的問題仍在發生。”第三督察組組長焦煥成在向湖北省反饋督察意見時甚至用“讓人十分痛心”來描述湖北省侵占湖泊問題的嚴重。 被焦煥成點名的湖泊,包括洪湖、長湖、斧頭湖、網湖等。無疑,湖泊被違法違規圍欄圍網問題成了湖北省需要下大力氣整治的重點。 “截至今年3月底,湖北省共拆除97.8萬畝,拆除率達80.3%。”湖北省環保廳有關負責人告訴《法制日報》記者,十堰市丹江口庫區原有圍欄圍網20.3萬畝,到今年3月底,已累計清理8.3萬畝,按照十堰市制定的方案,今年9月將全面完成拆圍。 同時,被第三督察組點名的梁子湖、斧頭湖先后5次進行了拆圍,共拆除圍欄8.04萬畝;大湖圍欄已全部拆除完畢。此外,洪湖已拆圍17.1萬畝,完成拆圍99%。 據悉,湖北省湖泊圍欄圍網問題也有歷史淵源。據他介紹,從上個世紀的1983年,湖北省曾專門下發文件,鼓勵大水面漁業開發,全省各地湖泊水庫等大面積圍欄圍網也正是始于那個時候。 要想清除已經存在了30多年的圍欄圍網,留給第三督察組的是一道怎樣的難題不難想象。 然而,正如公眾所期待的一樣,沒有中央環保督察啃不下的硬骨頭!圍了30多年,但只要對湖北省的生態環境構成影響也必須拆。據國家督察環保督察辦公室有關負責人透露,湖北省的拆圍力度確實前所未有。湖北省環保廳有關負責人則表示,對于第三督察組反饋其他問題也正在逐項進行整改中。 |
相關閱讀:
- [ 04-14]第二批中央環保督察反饋:6省市2599人被問責
- [ 04-14]中央環保督察組向廣東甘肅反饋情況 發現啥?
- [ 04-13]中央環保督察組曬4省份問題清單 超千人被問責
- [ 04-13]中央環保督查組一日內向三直轄市反饋
- [ 04-12]中央環保督察組開曬問題清單 “環保欽差”查出啥?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