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發布藍皮書:加快推進房地產稅法落地實施
2017-05-09 11:30:50??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蔡秀明 陳暉 |
分享到:
|
中新網5月9日電? 今日,社科院城環所副研究員王業強介紹《房地產藍皮書》時表示,當前房地產市場面臨三四線城市去庫存任務艱巨;長效機制尚未形成、住房租賃制度急需完善、棚改建設仍存不足等主要問題。對此,《房地產藍皮書》建議分類調控,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市場均衡發展;加強改革,立法優先,加快推進房地產稅法落地實施。 中國社科院2017年中國房地產高峰論壇暨《房地產藍皮書》發布會今日舉行,中國社會科學院城環所副研究員、房地產藍皮書執行主編王業強介紹相關情況。 資料圖 山西太原曾經偏僻的東環,在城市建設高速發展后高樓林立。中新社記者 韋亮攝 王業強表示,當前房地產市場面臨的主要問題。第一,市場分化加深加強,三四線城市去庫存任務艱巨。一方面一、二線城市住房市場供不應求,價格爆漲,面臨著及時補庫存的窘境。另一方面大多數三線城市住房仍然是供不應求,房價平緩。庫存依然比較大。從非住房市場的發展來看,我們辦公樓和商業營業用房庫存壓力更大,待售總量有所增長。對于三四線城市來看去庫存的形勢依然比較嚴峻,我們認為存在以下三個方面的難點:一是地方政府短期依靠房地產拉動經濟增長的思路沒有變;二是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仍然較低,短期內難以做到對進城務工人員以及提供均等化的服務,以及對周邊農業轉移人口吸引力有限;三是受制于本身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三、四線城市家庭收入普遍不高,市場需求難以擴大。 第二,長效機制尚未形成,政府的主體責任有待加強。從供給側的調控,我們認為供給側的調控并不是很理想,構建房地產市場長效機制還需時日。從土地市場表現來看,開發商對一、二線城市房價開漲預期和補庫存的需求,不惜代價爭奪有限的土地資源,從而導致“地王”頻出,成交樓面均價高位。從商品房市場表現來看,高速上漲的房價嚴重透支城市居民未來消費能力和最終影響實體經濟發展潛力。 與短期需求側的調控相比,房地產市場長期穩健發展需要積極的供給側調控,在供給側調控當中政府的主體責任有待加強。一是在經濟新常態背景下地方經濟增速放緩,地方政府有動機通過維持土地供給的需求性來獲得更多的土地財政收入。當地價上漲以后,也給市場傳遞房價上漲的預期,容易造成房地產經濟泡沫。二是住房均有投資和住房的屬性,都屬于商品基本屬性,政府有責任維持適度平衡。如果兩者功能失衡必然導致房地產市場的畸形發展。 第三,租賃市場任重道遠,住房租賃制度急需完善。住房租賃市場發展相對滯后是我們房地產市場一個缺陷。租賃市場被關注的少,被邊緣化。從現有的政策大力發展住房租賃市場情況來看,我們認為主要存在三個方面的難點:一是現有城鎮住房租賃供給主要是以個人出租自有住房為主,缺乏專業性的機構參與,也不利于提高整個社會住房租賃服務水平和形成完善的住房供應體系,需要進一步培育市場多元主體,多渠道的增加租賃住房供應。二是租賃雙方主要是通過房地產中介機構進行交易,但也有一些中介機構發布的虛假信息,從而誘導消費者,存在黑中介現象,侵犯承租人的合法權益,擾亂住房租賃市場次序。三是缺乏保障租賃雙方當事人權利、義務的相對法律制度規范,同時也沒有建立起住房租賃企業中介機構承運人員信用的管理制度,從而導致住房租賃糾紛頻出,容易造成租賃市場管理無序,嚴重阻礙租賃市場發展。 第四,棚改建設仍存不足,住房保障效率有待提升。棚戶區改造作為改善困難家庭居住條件,優化城市空間結構,擴大內需重要舉措。但在地方的實踐當中存在一系列問題。由于土地規劃等問題,棚戶區改造普遍存在空間選址偏僻、遠離市中心或者城鎮中心、規劃布局不合理。二是棚戶區改造的土地征收政策不完善,部分征收對象期望值過高,部分地區的征收安置補償費不能客觀兌現,客觀加大了征收難度。三是棚戶區改造項目經常采取大規模集中建設方式,前期資金投入巨大,而棚戶區改造資金來源相對有限,導致棚戶區配套設施和社區公共服務建設相對滯后。 |
相關閱讀:
- [ 05-09]入職房地產行業收入如何?本科生平均月薪4679元
- [ 05-04]張松橋百億倫敦買樓,房地產業到了“清倉”時刻?
- [ 05-04]國家發改委:26家房地產企業違反明碼標價規定受到查處
- [ 05-03]燕郊房地產業急劇膨脹背后:基礎設施建設掉鏈子
- [ 05-03]房地產走向2.0時代:拍地蓋樓難以為繼 租賃被看好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