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警方查獲的涉案物品。 鐘欣 攝 中新網重慶5月9日電 (張夢婷劉相琳)重慶市公安局江北區分局9日披露,該局近日破獲一起特大新型詐騙案,犯罪嫌疑人以“二元期權”投資為名實施詐騙,警方目前已核實涉案金額共計1600余萬元。 今年3月初,重慶市江北區刑警支隊接到來自全國各地的11名受害人代表報案稱,他們從2016年10月份起,在參加一家名為“澳大利亞金鼎國際集團旗下中國一級代理商”的宣講會后,陸續在該公司平臺開設賬戶,進行“二元期權”投資買賣。隨著投資數額增加,到2016年底,他們發現該平臺無法提取現金,在今年1月中旬,該平臺竟無法登陸,他們這時才意識到被騙。 接到報案后警方立即成立專案組,并到全國多地走訪摸排。通過調查民警發現,“二元期權”的實質是創造風險供投資者進行投機,不具備規避價格風險、服務實體經濟的功能,與證監會監管的期權及金融衍生品交易有本質區別,其交易行為類似賭博。而該平臺所謂的“第三方賬戶”實則為主要股東的私人賬戶,他們隨時可從中提現使用。 經多方調查,民警初步摸清了該平臺的組織架構和人員分工,平臺主要股東萬某負責資金管理,黃某負責對接客服人員和后方平臺維護人員,邱某則負責辦公室日常管理,郭某負責到全國各地宣講拉攏客戶。民警隨后將萬某、黃某抓捕歸案。 據犯罪嫌疑人黃某交代,2016年3月,他們四人在某“二元期權”交易平臺投資時認識,當年8月有人介紹仇某與他們認識,稱仇某可以操控外匯K線圖數據走勢,達到賺錢目的。四人決定共同出資60萬元,用于購買仇某的軟件和資金支付平臺,以及配套的“金鼎”網頁進行詐騙,而他們宣稱的澳大利亞金鼎國際集團則根本不存在。 截至目前,警方已核實該團伙涉案金額共計1600余萬元,已收到來自全國各地的400余起報案。黃某等人因涉嫌詐騙罪已被刑拘,案件還在進一步辦理中。 民警提醒,所謂的“二元期權”網站平臺大多注冊在境外,在國內無網絡備案信息、無實際辦公地址,投資者一旦上當受騙,損失很難追回。請投資者不要參與此類網絡“二元期權”交易,以免遭受損失。 |
相關閱讀:
- [ 05-09]最大規模網絡兼職詐騙案: 萬余人受騙 大多不報案
- [ 05-08]涉毒、販毒、詐騙 莆田龍橋派出所抓獲犯罪嫌疑人
- [ 05-07]千元小案牽出特大詐騙團伙 號稱有外宣培訓其實是假的
- [ 05-05]“到付”快遞詐騙防不勝防 個人隱私保護機制“不能等”
- [ 05-05]紐約官方公布常見詐騙方式 吁華人謹防祈福黨騙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