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多年前,駝鈴古道上留下了中國茶葉、絲綢和瓷器的美名。如今,在“一帶一路”倡議的推動下,一些中國品牌正逐步走出國門,與沿線各國合作發展。用中國標準、中國技術、中國創新攻克一個又一個難題,引來世人對“中國制造”、“中國智造”的嘖嘖稱贊。 架橋修路建港 中國基建助力設施聯通 4月19日,在阿爾及利亞麥迪亞省境內的南北高速公路希法段項目建設工地,工程機械進行橋梁鋪設。新華社發 中國交建在“一帶一路”沿線修建了10320公里公路、152座橋梁、95個深水泊位、10座機場;“中車制造”已遍及全球102個國家和地區,全球83%擁有鐵路的國家都運行著中車產品;中國石油去年在“一帶一路”國家項目的油氣權益產量近6000萬噸,占全部海外總產量的八成……這些成績單,是中國基建企業深度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最佳注解。 “攻克難關”似乎是中國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標配”。中國鐵建2009年中標麥加輕軌項目,攻克了迄今為止世界上設計運能最大、運營模式最復雜、外部氣候環境最惡劣、建設工期最短的四大世界級難題;在蘇丹37區,一個被普遍認為“沒有希望”的勘探禁區,中國石油運用多年積累的勘探理論,發現了儲量達5億噸的法魯杰油田;阿爾及利亞公路建設中距離最長、體量最大的隧道、墩高最高的橋墩由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修建…… 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一些國家的第一條輕軌、第一條城軌、第一條高速公路……都是由中國企業承建。在建設過程中,中國交建、中國鐵建、中國港灣、中國路橋、振華重工等標志性品牌用實力收獲了國際市場的高知名度。 手機、無人機、電商 中國智造全球“點贊” 4月24日,南美最大城市圣保羅引進中國無人機助力當地提升城市安全。新華網發 曾由蘋果、三星等國外企業“獨領風騷”的全球手機通訊領域,正涌現出一大波搶占市場的中國品牌。 小米產品已進入20多個國家,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知道中國品牌小米,使用小米產品,成為“米粉”(對小米科技公司產品忠實擁躉的網絡熱稱)。 在非洲,農村的廣大地區還沒有通上電,超長待機的華為手機成了當地人民的最愛。一個手機可以當電話、鬧鐘、手電、計算器、相機。目前,華為已成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機供應商。今年第一季度,華為的智能手機出貨量達3400萬部,比2016年第一季度上漲22%。 除了手機,中國企業生產的“無人機”也飛入了海外市場。巴西圣保羅市政府已正式宣布引進中國大華高端無人機以及車載、便攜式移動監控系統,以加強警方處置緊急情況能力。這是中國品牌高端無人機首次進入巴西政府行業市場,也標志著中國無人機在進軍拉美市場過程中又邁出重要一步。 事實上,在一些高新技術領域,中國企業已從“跟跑者”向“并跑者”甚至“領跑者”轉變,一系列“中國智造”正逐步走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民眾的日常生活。 “中國智造”得到認可也為跨境電商帶來了巨大的機遇。數據顯示,2016年,以跨境電商形式進行的進出口交易達到6.3萬億元,2017年有望突破7萬億元,2018年可能達到8.8萬億元。除了歐美等傳統“海淘”熱門市場外,“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商品逐漸成為熱捧對象。 《網上絲綢之路大數據報告》顯示,阿里巴巴旗下全球速賣通平臺用戶覆蓋全球220多個國家和地區,海外買家累計超過1億人。其中,“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消費者占比45.4%。中國企業生產的手機和零配件等商品深受海外消費者青睞。 漢語成了“鐵飯碗” 中國文化全球“圈粉” 5月5日,獲得“我的‘一帶一路’”全球中文演講大賽一等獎的選手(前排)在領獎。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攝 在哈薩克斯坦,全國總人口1700萬,到中國留學學習漢語的就有1萬多人。在俄羅斯,很多家長認為,學好漢語等于有了“鐵飯碗”。在印度尼西亞、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很多人從事和漢語相關的工作…… 隨著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合作的深入,“漢語熱”成為一種鮮明可感的親近。各國人民會主動用中文說“你好”,以示對中國人民的友好。 與“漢語熱”相伴的是中國影視作品的“走出去”。在“一帶一路”倡議帶動下,中國影視作品已成為中國文化的一張名片。 在剛剛過去的4月,來自哈薩克斯坦的青年歌手迪瑪希在《歌手》舞臺上,以黑馬之勢挺進決賽。4月15日晚,哈薩克斯坦第二大電視臺——哈巴爾電視臺更是與湖南衛視同步直播《歌手》總決賽。哈薩克斯坦網友表示:“中國音樂充滿魅力,是迪瑪希讓我們連接上了中國的藝術。” 2016年9月,《全家福》和《神醫喜來樂傳奇》進入中亞市場,通過哈薩克斯坦國家電視臺31衛星頻道播出,覆蓋中亞、東歐等地;《一克拉的夢想》《婆婆來了》和動畫片《渴望藍天》《乒乓旋風》等一系列作品也將出口覆蓋歐美、亞洲和非洲18個國家和地區…… 曾為電影《捉妖記》配音的哈皮尼斯是中國影視劇的”鐵粉”。“我很喜歡中國電視劇中相對含蓄的情感表達。”她說,這是中國人對自己文化的堅守,很高興把中國的文化傳遞到坦桑尼亞,傳遞到非洲其他國家。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中國品牌走出去的步伐正不斷加快。在“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中國品牌正在用品質、實力、誠信閃耀世界舞臺。 (編輯:彭純 栗一星文字來源:新華社、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一帶一路網、參考消息網、中國證券報) |
相關閱讀:
- [ 05-10]古特雷斯:“一帶一路”倡議是對解決全球問題的重要貢獻
- [ 05-09]“一帶一路”倡議惠及整個中東
- [ 05-08]巴基斯坦專家:“一帶一路”帶來新時代全球化曙光
- [ 05-08]中國-東盟攜手打造“一帶一路”建設示范區
- [ 05-05]“一帶一路”何以一呼百應?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