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多倫多5月13日電 題:加拿大政商界人士談“一帶一路”:加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不乏抓手 中新社記者 余瑞冬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開幕前夕,中新社記者走訪加拿大政、商界多位人士。他們認為,“一帶一路”倡議對加拿大而言是推動經濟發展的契機,希望加拿大能夠更多地認識中國、了解“一帶一路”,并抓住難得的機遇。 不能只盯著一個市場 加拿大華裔聯邦參議員胡子修相信,“一帶一路”倡議帶來的發展機遇對加拿大一定大有幫助。 胡子修說,目前加拿大產品主要銷往鄰國美國。但長遠而言,不能只盯著一個市場,必須開拓新的空間。而講到出口,亞太地區、尤其中國,是很重要的市場。 加拿大聯邦國會華人議員譚耕認為,就地理而言,加拿大傳統上就有面向亞太的優勢。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也是加拿大第二大貿易伙伴。加中兩國經濟有很強的互補性,在很多領域可創造雙贏格局。 加中貿易理事會最近的一項調查報告顯示,受訪的200余位加方企業家中,有74%知道“一帶一路”。 加拿大認同并推行全球化政策 談及當今世界一些國家出現的保護主義、反全球化傾向,譚耕認為,全球化的趨勢是很難被阻擋的。加拿大政府對此有明確立場,即,全球化的政策在加拿大是有共識的,也是政府所推行的、持續性的政策。 他說,在全球化過程中,特別是在像“一帶一路”倡議創造巨大商機這樣的情況下,若采取封鎖型、孤立型的政策,人為地把自己與發展趨勢割裂開,最終只會受損。 譚耕說,從官方層面而言,加拿大已加入亞投行,亦希望能在“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中起到自己的作用。加國財長和國際貿易部長近期幾乎同時訪華,均為促進兩國關系和經貿合作。而在民間方面,隨著民眾間增加相互了解,尤其是加國華人社區近年不斷發展,與其他族裔社區加強交流、融合及相互理解,華人形象有很大提升,亦有益于發展對華關系。 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不乏抓手 加拿大有哪些產業優勢可以參與到“一帶一路”平臺中? 高詩如說,說到加拿大的優勢產品,自己首先想到的是食品,“現在中國消費者很注意食品質量。”而市場也反映,加拿大的糧食、肉類、水果和酒都很受歡迎。 胡子修認為,加拿大的生態產業、有機產品、農業技術、污水處理等,都有很大的市場需求。 而在加拿大新任駐華大使麥家廉看來,加拿大參與“一帶一路”平臺的切入點之一是基礎設施建設。他說,“一帶一路”倡議涉及基礎設施建設,加拿大政府也把基礎設施建設視為創造就業的核心要務。除加入亞投行外,加拿大國內也將新設立基礎設施銀行。他認為,在“一帶一路”平臺上,加中兩國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有合作空間。 “必須去成長正在發生的地方” 胡子修說,加拿大是最早承認新中國的西方國家之一。但如今在與中國開展經貿交往方面,相較澳大利亞等國已經慢了下來,“還得更積極一些”。 高詩如建議,應幫助加拿大公司更好地了解如何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他們必須要真的了解這個市場有多大的機會”。 胡子修4月份帶了兩位參議員訪華。他說,中國今日的面貌令自己的同事感觸頗深。他希望再多帶一些加拿大政治家到中國走走,親眼看看中國的發展現狀。 高詩如直言,對大部分的加拿大企業而言,中國可以成為多元化策略的選擇。“你可以不離開美國(市場),但你必須去成長正在發生的地方。” 能說一口流利中文的高詩如說,中國領導人關于支持自由貿易和開放市場的多次表態,讓人樂觀,“希望看到中國的經濟改革繼續下去。” |
相關閱讀:
- [ 05-13]“一帶一路”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成果豐碩
- [ 05-13]“一帶一路”將豐富沿線國家在經貿、文化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 [ 05-13]【老外談】哥倫比亞記者:“一帶一路” ——國際合作的新典范
- [ 05-13]曹和平:從“人類命運共同體”角度看“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作用
- [ 05-13]“一帶一路”是將全球化推向縱深的普惠共贏工程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