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5月13日電 題:“一帶一路”,撬動夢想的支點 辛識平 【學習進行時】5月,世界目光再次聚焦中國。來自130多個國家的約1500名代表匯聚北京,共商“一帶一路”建設合作大計,4000余名中外記者共同見證這一歷史性盛會。“一帶一路”為何有如此大的魅力?它對我們每個人意味著什么?新華社《學習進行時》專欄今天推出“辛識平”融媒體評論,與您一起探尋答案。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之際,《共建“一帶一路”:理念、實踐與中國的貢獻》正式發布。這張實實在在的“成績單”,記錄了各國攜手前行的發展歷程,折射出“一帶一路”建設帶來的獲得感。 阿基米德曾說,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動地球。隨著“一帶一路”的海陸兩條弧線向世界鋪展,無數人的命運畫出一道向上的曲線,世界面貌正在深刻改變。“一帶一路”就是撬動夢想的支點,它讓中國夢與世界夢相互融通,也點亮了普通人的夢想。 這是一個關于和平的夢想。戰火紛飛的敘利亞,年輕的制皂工阿尼斯靠銷往中國的手工皂,掙到了一家老小的生活費;古絲綢之路上的阿富汗古城,中國技術團隊將被毀的巴米揚大佛以金色影像進行3D還原,點亮了空寂14年的佛窟。盡管世界并不太平,但“一帶一路”建設澎湃起和平發展的時代潮流,為人們點燃生活的希望,守護著文明的血脈。 這是一個關于幸福的夢想。畢業于肯尼亞頂尖理工院校的萬吉庫被承建蒙內鐵路的中國企業錄用,贏得了夢寐以求的工作機會;在埃塞俄比亞的亞的斯亞貝巴,由中國企業建設并運營的現代化城市輕軌,不僅方便百姓出行,也激活了城市商業。對渴望改變命運、重塑人生的人們來說,“一帶一路”意味著“逆襲”的可能,意味著通往新生活的希望之路。 這是一個關于創業的夢想。專營母嬰用品的中國網店店主吳真,受益于沿線國家日益密切的貿易往來,有望在2017年實現銷售額1億元的“小目標”;吉爾吉斯斯坦星火鎮的農民卡里莫維奇,搭上中吉農業合作快車,開始改種高產優質玉米新品種。對于懷揣創業夢想的人們而言,“一帶一路”就是蘊藏機會的“寶藏”、莊稼地里的“金子”。 習近平主席曾指出,讓“一帶一路”建設更好造福各國人民,“這是一項造福沿途各國人民的大事業”。在“一帶一路”的宏大敘事中,人是其中最活躍的主角,也是建設發展的最終旨歸。 “步伐越來越快,選擇越來越多,世界越變越小。”一家新加坡媒體在對“一帶一路”建設進行分析后得出結論:這不僅是國家層面的合作,更是無數企業合力推動的計劃,將為廣大老百姓的生活帶來巨大改變,與每一個人都息息相關。截至2016年底,中國企業已在“一帶一路”沿線20多個國家建起56個經貿合作區,累計投資超過185億美元,為東道國創造近18萬個就業崗位。無數個體的獲得感,為“一帶一路”建設凝聚廣泛共識,激發出源源不竭的動力。 科幻作家威廉·吉布森有一句名言:“未來已至,只是分布不均。”曾幾何時,全球化為人類帶來不計其數的物質財富和日新月異的科技成果,卻也埋藏下增長和分配、資本和勞動、效率和公平等矛盾隱患。當最富有的1%人口擁有的財富量超過其余99%人口財富的總和,7億多人口仍然生活在極端貧困之中,發展失衡已經成為當今世界面臨的最突出挑戰。 “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如同點亮一盞明燈,照亮“貧困的黑暗”,溫暖著全球化浪潮中“被遺忘的角落”。它用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新理念,彌合發展失衡帶給這個世界的傷痕,實現世界經濟再平衡,讓發展機會更加均等、發展成果人人共享;它以共商共建共享的務實行動,激活各國發展潛力,為各國人民共筑圓夢之路。正如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對“一帶一路”的評價:我們需要一種能夠使人們團結的倡議,一種使人們相信有可能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做到不落下任何一個人的倡議。“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讓不同國家、不同階層、不同人群共享發展機遇,這是“一帶一路”建設為人類展現的光明前景,也是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必由之路。 “絲綢之路,你我肩并肩,一帶一路,有你有我,大小問題,我們一起面對,我們一起,邊走邊看。”最近,一首名為《一帶一路》的老撾歌曲風靡網絡。因為“一帶一路”,中國與世界相遇相知、并肩前行。這條路的前方,是70多億地球村村民的夢想;這條路的遠方,必將是一個共同發展、共同繁榮的美好世界。 |
相關閱讀:
- [ 05-13]攜手起航,共贏絲路:中國準備好了!
- [ 05-13]多位國際組織負責人:“一帶一路”奏響綠色發展大合唱
- [ 05-13]古特雷斯:“一帶一路”有助于推動全球化平衡、包容、和諧發展
- [ 05-13][獨家V觀]領航“一帶一路”
- [ 05-13]加拿大政商界人士:加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不乏抓手
- [ 05-13]“一帶一路”將豐富沿線國家在經貿、文化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 [ 05-13]【老外談】哥倫比亞記者:“一帶一路” ——國際合作的新典范
- [ 05-13]站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高度合作共贏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