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前,中國漢使張騫鑿空西域,開辟絲綢之路,橫跨歐亞,古老的中國首次與世界相連。 踏著昭君出塞的胡琵聲,五彩絲綢、中國瓷器絡繹于途。在經濟與文化的碰撞交融下,駝鈴聲漫漫,絲綢之路一度被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神秘而偉大。 2000年后的今天,我們承襲著絲綢之路的文明,奏響了“一帶一路”的新樂章。 今時今日,讓我們用音樂與昭君的胡琵相連,沿著古老的絲綢之路,乘著旋律的翅膀,翻山跨海,游歷那些歌聲里的“一帶一路”。 壹 “當我離你而去游唱千山萬水,一路走走停停拾得風景柔情?!?/p> 大喬小喬的一首《北京情結》,伴著透徹純粹的聲音,將每一個人的北京情懷振蕩在內心深處。 對北京來說,一帶一路就是那歌聲中游唱的千山萬水,一路上的風景柔情。在一帶一路戰略中,那無數沿線國家與城市在此集結,美好的規劃又在沿途蔓延到世界各地。 北京作為中國的政治中心,也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都。它見證了馬可波羅與西洋教士的訪華,開啟了鄭和下西洋的壯舉。承古啟今,北京注定是一帶一路中不平凡的節點。 就像歌中所唱,“這一切源于北京,這一切亦將歸于北京?!?/p> 貳 “一路西行一路唱。” 這怎能不讓我們想到如今的西安,也是當年的古都長安。 鄭鈞的《長安長安》那一句“吼一句秦腔,你熱淚縱橫?!痹诙皂懫鸬臅r候,仿佛回到了當年出使西域的壯闊。 那是長安黃沙漫漫的古樸蒼桑,是與歷史交杯的豪邁。 西安那強盛的漢唐文化與氣魄,伴著絲綢之路千年來的沉淀,必將再次喚來文化使者。在未來的內陸開放新高地上,承載著“一帶一路”的文化,“長安號”時隔千年依舊遠航。 叄 遙望朔漠深處,從那神秘敦煌到大漠深處,千年古跡沉淀可見。那落日余暉和著一串串沙海駝鈴,絲綢之路上留下古道印跡,繼續西行,帶著一把古老的琴,彈奏著東西方文明的旋律。 倫桑的《敦煌半壁歌》正是將那敦煌的燦爛浪漫描繪的淋漓盡致?!爱斈暝拢q照今世我”,路還是那條路,山川河流沒變,歷史遺跡雖然都在訴說歲月滄桑,但昔日輝煌仍然依稀可見。重走這一路,這是一帶一路的新的展望。 在新的歷史時期,一帶一路對于敦煌,這個有著深深民族烙印的古城來說,注定是一個新機遇。而讓現代藝術與千年古老文明相結合,同樣使敦煌這顆耀眼明珠注定讓“新絲路”煥發生機。 肆 “喀納斯湖水映著晚霞泛著銀光,塔里木河在沙漠間流淌……我登高眺望感受吐魯番的陽光,看著天山山脈綿延萬里伸向遠方。” 這是艾尼瓦爾江眼中的新疆,這是他用歌聲講述的《這里是新疆》。長城外,絲路邊,陷于它的藍天草地、群山環抱中。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水間?!毙陆瑩碛兄鵁o數得天獨厚、奇特無比的自然風光。她或許在一帶一路之下,重現古絲綢之路的繁華。 伍 “大理”,這座安靜慢生活的城市,成為了云南的關鍵詞。郝云的一首《去大理》讓多少人拋下手中繁忙,義無反顧地來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在大理,月色朦朧時享盡溫柔旖旎的洱海月;造訪銀裝素裹的蒼山雪。 而今天,我們要在大理,要在云南,追尋凝固的歷史。北上連接絲綢之路經濟帶,南下連接海上絲綢之路,區位優勢獨特。正如歌中所想,“也許故事正在發生著?!?/p> 陸 “斑駁的牌坊,殘留斷章......誰哼的小曲,還在青石巷回蕩”這是灰原窮《黑白小巷》中的江南。也是“海上絲綢之路”的江南。南方,依靠著臨海優勢,走出了自己的一條獨特道路。 當我們談起“一帶一路”,“海上絲綢之路”這個逐漸被淡忘的古航道再次回到人們的視線中。從古至今,閩籍商人一直沿著這條路的“薪火”,遷徙遍布全球。而福建,作為新時代一帶一路海上核心區,踏著“海絲友好之船”,或許也會借此融合與東盟國家的關系。 而歌中所唱的,“潑墨三千丈,只能化成黑白宣張......轉身,消逝在煙水茫茫”的凄落也不會再來了。 千姿百態,風情萬種,歌聲里那些遙遠的故事,遙遠的人,遙遠的地方總是令人神往。 2017年,伴著歌聲中的回望與牽絆,那昔日的輝煌,縱橫捭闔的縮影,再次被重新喚起,融在"一帶一路"的美景中。 古老的絲綢之路,在不斷延伸,在不斷提速。“一帶一路”是我們與世界的邀約,也是世界對我們的期待。 |
相關閱讀:
- [ 05-14]《“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紀念郵票福建泉州首發
- [ 05-14]“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高級別會議舉行六場平行主題會議
- [ 05-14]【老外談】“一帶一路”將為沿線國家經濟增長提供有效支撐
- [ 05-14]“一帶一路”將為沿線國家經濟增長提供有效支撐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