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北京通州區宣布,將與天津市武清區、河北省廊坊市建立“通武廊房地產治理工作組”,三地將從哄抬房價、操縱市場價格,虛假宣傳、誤導市場預期,壟斷房源、擾亂市場秩序等方面,打擊投機炒房炒地行為。此外,“異地散發小廣告”“跨省開辦售樓處”等現象也是重點清理對象。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這是我國房地產調控首次出現跨省調控,三地共同治理有利于協調發展,避免炒作資金跨域影響市場。 “過去一年多,因為通州房地產市場的嚴控,導致大量資金進入周圍區域,促使這些區域的房價快速從過去的不足1萬元,上漲到當下的2-3萬元。而這些高位的價格又反過來助推通州房價上漲。”張大偉說。 中原地產數據顯示,從2010年至今通州區普通住宅和別墅的成交來看,2010年通州住房成交量83.83萬平方米,均價16953元;2011年成交38.38萬平方米,成交均價20065元/平方米;2014年成交159.08萬平方米,成交均價21125元/平方米;2015年成交均價23720元/平方米。但到了2016年,通州住房成交均價大幅升至35105元/平方米,2017年成交均價已升至5萬元/平方米。 也正因為此,通州區住建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通州區的住宅去化周期較短,需要盡快增加住房供給,以平衡供需矛盾。通州區住建委梳理了30余個潛在供應項目,即“拿地未開工”和“開工未入市”的,對于具備開工條件的項目要督促盡快開工形成投資,對于具備入市的住宅項目要督促盡快入市形成供應。 此外,為避免炒房炒地,通州啟動了房地產經紀機構清理整治行動,在日常檢查的基礎上,與市區兩級的住建、發改、工商、稅務、經信等多部門,形成了市區聯合、多部門組合的查處工作模式。截至目前,已開展執法檢查289次,約談告誡37次,清理異地經營房地產經紀機構113家。 據悉,通州區住建委通過與區工商部門數據交換分析發現,通州有近千家公司經營范圍內登記了房地產經紀業務但未進行房地產經紀機構備案,這些公司均為潛在的房地產經紀從業機構。 通過調查分析,此類公司多存在異地經營或未實際經營的行為。因此,聯合工作組將采取分類清理的方式,對于異地經營的責令限期改正,對于未實際經營的注銷房地產經紀業務經營范圍。 連日來,環京津調控再度全面升級。有消息稱,河北省日前發布《關于進一步促進全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房價過高、上漲過快的城市,在一定時期內,要制定和執行住房限購措施,并統一了限購政策,特別提出環首都重點地區更要提高門檻、從嚴調整限購措施。意見明確了地方政府主體責任,穩定房價不力將實施問責。 意見指出,原則上對已擁有1套住房的當地戶籍居民家庭、能夠提供當地一定年限納稅證明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的非當地戶籍居民家庭,限購1套住房;對已擁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當地戶籍居民家庭、擁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當地戶籍居民家庭、無法提供一定年限當地納稅證明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的非當地戶籍居民家庭,暫停在本行政區域內向其售房。值得一提的是,外地戶籍人口在環首都、環雄安購房須提供3年社保或納稅證明。 對于該政策是否屬實,《經濟參考報》記者求證相關人員,該人士表示,前幾天省里已對相關政策進行通報,但還未收到正式的紅頭文件。 張大偉表示,針對環北京區域,預計后續將有更多更嚴厲的調控措施。而這些區域因為之前的投資氛圍濃郁,市場管理水平相對較低,在新政下,預計將出現比較明顯的量價調整。 |
相關閱讀:
- [ 05-12]樓市調控須分而治之 三四線樓市短期回暖庫存仍高企
- [ 05-08]北京樓市調控再加力 房貸利率不打折
- [ 05-05]全國樓市調控路徑圖:限購限售后 公證搖號買新房來襲?
- [ 05-04]限售成新一輪樓市調控殺手锏 超20城啟動
- [ 04-28]樓市調控加劇熱錢“出逃” 或重新涌入股市等領域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