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貴州貞豐5月23日電 題:中國扶貧看貴州:極貧鄉鎮的思路、出路與活路 作者 楊云 中國扶貧看貴州,貴州扶貧看極貧鄉鎮。 魯容鄉位于貴州省貞豐縣東部,地處北盤江、清水江畔,是新階段扶貧開發貴州省20個、黔西南州4個極貧鄉(鎮)之一,是黔滇桂石漠化山區一塊脫貧攻堅“硬骨頭”。全鄉轄9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50個自然村寨,86個村民組。 資料圖:貴州榕江,谷雨時節耕種忙。中新社記者 賀俊怡攝 2016年,貴州根據貧困發生率、人均可支配收入、貧困人口規模和發展環境等情況,同時適當考慮區域平衡和發展示范帶動作用的要求,對全省934個貧困鄉(鎮)的貧困程度進行評估,最后選出了20個極貧鄉(鎮),覆蓋17.3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 說起魯容的貧困,不少鄉民直搖頭:“這是個‘神仙也發愁’的地方,騎馬累死馬,趕豬走死豬。”“上山下坡都是坎,站在山頭面對面,走路半天難見面。” 魯容鄉第一書記鄭銳說:“作為全省20個極貧鄉鎮之一的魯容,除了具有自然條件極差、貧困程度極深、發展潛力極低等制約貧困鄉鎮發展的‘三極’因素外,最大的問題是‘人’的問題。” “極貧鄉脫貧,關鍵在人。”鄭銳認為,用好扶貧干部是脫貧任務的關鍵所在。“實干、干實是扶貧干部贏得村民信任的最有效方式。”鄭銳說。 “黑了一張臉、累了一身汗、裹了一身泥的‘黑臉膛’扶貧干部,讓我們改變了看法。”看到短短兩年北盤江兩岸家園的明顯變化,村民羅忠友這樣說,“他們帶領我們理清了思路,找到了出路、干出來活路。” 記者走訪了解到,魯容鄉重點把農村能人、退伍軍人、知識青年納入村領導人選。目前,51名農村致富帶頭人當選為各村的負責人。 年輕是魯容鄉干部隊伍符號。“70后”是領導核心,“80后”是決策關鍵,“90后”是執行主力,八位鄉領導成員,其中五位是“80后”。 為啃下這些“硬骨頭”,貴州打響極貧鄉(鎮)脫貧攻堅戰。20位省級領導帶隊對選定的20個脫貧難度大的極貧鄉(鎮)開展定點扶貧,確保到2020年實現所轄貧困村全部出列、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并示范帶動其他鄉鎮脫貧,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問題。 目前,貴州20個極貧鄉(鎮)省、市、縣、鄉、村5級脫貧攻堅體系已經建立。市州、縣區均成立了以黨政主要領導為雙組長的扶貧開發領導小組,主攻“連片開發、整村推動”。 站在北盤江畔,放眼望去,5000畝百香果科技示范園建設熱火朝天。以示范園為核心,魯容鄉規劃輻射帶動沿江各村組發展種植百香果20000畝。未來,魯容有望成為貴州最大規模的百香果產業示范基地。 52歲的羅忠友以10畝土地作為股本入股村農業合作公司種植百香果,身份也由農民變成了公司的股民。 “如羅忠友這樣改變‘身份’的農民,在魯容還有不少。”鄭銳說,“當地的百姓,才是反貧困的生力軍。”(完) |
相關閱讀:
- [ 01-04]貴州畢節:破題“三極”,極貧鄉鎮“絕處求生”
- [ 04-30]四川大山深處仍處極貧 部分民眾吃不飽穿不暖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