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6月1日電(記者朱基釵、王笛)國務院新聞辦1日發表的《新疆人權事業的發展進步》白皮書指出,民族語言文字在新疆司法、行政、教育、新聞出版、廣播電視、互聯網、社會公共事務等領域得到廣泛使用。 白皮書介紹說,現有13家出版社使用維吾爾、漢、哈薩克、柯爾克孜、蒙古、錫伯六種語言文字出版圖書、音像制品和電子出版物。公開發行報紙110種,其中少數民族文字報紙52種。發行期刊200種,其中少數民族文字期刊120種。用維吾爾、漢、哈薩克、蒙古4種文字出版的新疆日報是中國使用文種最多的省級黨委機關報。察布查爾報是世界僅有的錫伯文報紙。新疆人民廣播電臺現有維吾爾、漢、哈薩克、蒙古、柯爾克孜5種語言的15套廣播節目。新疆電視臺現有維吾爾、漢、哈薩克、柯爾克孜4種語言的12套電視節目,是全國播出頻道、語種最多的省級電視臺。 在文化遺產保護方面,白皮書指出,多年來,中央和地方政府投入資金對高昌故城、北庭故城遺址、喀什艾提尕爾清真寺等一大批文物古跡進行了修繕保護,搶救性保護修復了3000余件珍貴文物。 根據白皮書,截至2016年年底,新疆有世界文化遺產2處、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5座、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13處、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558處,182家國有單位收藏保管可移動文物61.6萬余件。 |
相關閱讀:
- [ 06-24]韓民族語言大詞典韓朝共同編撰委將舉行工作會議
- [ 12-30] 德昂族群眾首次擁有本民族語言出版物
- [ 12-10]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新疆民族語言廣播中心揭牌
- [ 06-06]趙云紅音樂會大秀民族語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