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input id="00ikk"><del id="00ikk"></del></input>
  • <bdo id="00ikk"></bdo>
  •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 <bdo id="00ikk"></bdo>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國內> 社會 > 正文

      坑老人保健品騙局頻發 專家吁完善立法嚴管會銷模式

      2017-06-06 06:57:09?朱琳?來源:法制日報  責任編輯:林瑤   我來說兩句

      “您怎么又買這么多保健品?快拿去退了吧,花不少錢,還不治病。”

      “人家說了這得用滿3個療程才見效,我還得繼續吃呢!”

      “說多少遍了,那不是藥,吃再多您那病也好不了。”

      6月2日,《法制日報》記者剛走到吳淑霞家門口,就聽到半敞的門里傳來這樣的對話。

      原來是吳淑霞的小女兒陳敏來看望母親,發現吳淑霞又買了很多保健品,忍不住“埋怨”起來。

      “這不是第一次了,每周來都發現又多了不少保健品。”陳敏告訴記者,55歲的吳淑霞有高血壓、風濕病,后來聽信了保健品推銷員的說辭,從前年開始陸續購買的保健品數目不下十幾種,花費也高達9萬多元,但是病情卻未見好轉。

      保健品騙局頻發,老年人總被忽悠,究竟該怎么“管”?對此,多位專家在接受《法制日報》記者采訪時指出,應通過立法提高保健品準入門檻,對制造和銷售保健品環節嚴格把關,對會銷保健品的應在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備案,從而規范保健品市場。

      打“親情牌”成詐騙手段

      “自從老伴去世后,我就一個人住,女兒上班比較忙,每周回來看我一次。”吳淑霞告訴記者,平時打發時間的方式就是看電視、聽廣播以及和小區的其他老人們相約一起去聽保健品講座。

      “張姐和王姐(鄰居)告訴我,他們(保健品銷售員)的東西是高科技,比醫院的藥管用,而且還免費送試用裝。”吳淑霞說。

      吳淑霞還告訴記者,保健品銷售員那些年輕小伙子、小姑娘個個爭著認她當干媽,經常幾個人結伴前來“送溫暖”,每次提幾盒雞蛋,送一頂帽子,甚至還給她洗腳,讓獨居的吳淑霞感覺很有“人情味”。

      “這還不都是為了推銷產品,他們經常避開我在的時候來,每次來都拿一些所謂的‘高級’保健品,說療效多么好,勸我媽買。”陳敏忍不住說,老人的退休金大部分都花在購買這些保健品上了。

      陳敏說,她母親已然被銷售人員“洗腦”了,“我之前和我媽說好了,不要再買保健品了,但她還是禁不住忽悠,又買了一堆天價保健品。”

      “保健品作為日常保健的健康產品,比較符合人們尤其是老年人追求健康的心理,但由于保健品市場管理不規范,老年人偏聽偏信,往往花了很多冤枉錢仍執迷不悟。”北京道信律師事務所律師艾清告訴記者。

      “一些不法商人給老年人設置‘陷阱’,最常采用的方式就是灌輸保健品的功效,并時常送一些小禮品來騙取老年人的信任。老年人辨別能力有限,往往掉入‘溫柔陷阱’而被騙。”艾清說。

      在中國消費者協會副會長、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劉俊海看來,老年人缺乏溫暖,子女若經常陪伴,這種打“親情牌”的手段就不容易見效。因此,劉俊海認為,子女應該更加關心老年人,對老年人從心理上進行疏導,不要貪小便宜,不要輕信那些所謂的療效,多交流溝通,消除老年人的心理障礙。

      “國家也應該有所擔當,多關注老年人身心健康,建立老年人社區咨詢點,為老年人提供健康護理、保健休閑、體育鍛煉、科學養生、法律咨詢等方面的服務,增強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艾清建議。

      會銷應報相關部門備案

      支一張桌子,擺幾個板凳,拿幾張宣傳單,放幾件保健品,就構成了一個保健品的“會銷”點。

      吳淑霞就是這里的常客,她經常和年齡相仿的鄰居們結伴去“聽課”。在一場保健品商家舉辦的高血壓防治醫學大會上,記者以吳淑霞侄女的身份與其一起參加,看到現場有20多位“學員”,年齡多在40歲到60歲之間,而且彼此都很熟識。大會上,有銷售人員3名,其中一位聲稱是某地醫院的退休大夫,他簡單講了高血壓的危害后,便給在座的老年人免費量血壓,之后就開始推銷他們的保健品。

      記者提出查看產品的生產批號和日期,卻被拒絕,理由是相關信息在內包裝,需要購買才能拆開查看,而一盒產品售價近千元。

      “會議、講座銷售產品,是目前保健品銷售的主要模式之一。”劉俊海指出,保健品會議營銷普遍存在虛假宣傳、價格虛高等不良現象。

      中國政法大學醫藥法律與倫理研究中心主任劉鑫注意到,這些會銷場所并不固定,經常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多數會銷場所消防和安全設施十分簡陋,眾人聚集在一個場所,無法保障人員安全。另外,若出現欺詐等違法行為也很難調查取證。

      “我國食品安全法、廣告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并沒有對會銷模式明令禁止。”劉鑫指出,正因為立法的缺失,才給不法商販以可乘之機,也為后續執法帶來了難題。

      其實,對于會銷模式的管理,我國在地方性法規中已有相關規定。

      2016年12月1日起施行的《湖北省食品安全條例》明確:從事保健品經營,應當依法取得相應的許可,并在許可的經營場所內進行銷售;保健品會銷不得作夸大功能、虛假或者誤導消費者的宣傳,不得在許可的經營場所以外進行現場銷售;對在經營場所以外從事保健品銷售的違法行為設置了最高20倍貨值金額罰款的嚴厲處罰。

      而在此之前,《湖北省食品安全條例(草案)》在審議時,草案關于會銷的規定采取的是全面禁止,這一規定成為爭議最多的地方。有專家指出,保健品會銷并不是被國家禁止的營銷模式,一律禁止沒有法律依據;企業依法依規進行正常生產經營和宣傳銷售產品,其行為本身并無過錯,若一律禁止,則有些矯枉過正。

      “應當走嚴管的路子,而非全部禁止。”對于嚴管會銷模式,多位專家都十分贊同。

      劉俊海建議,不論是在地方立法還是食品安全法中,都應當明確與保健品相關的講座、活動應在食藥監部門備案并提交相關證件,對場所提供者、組織者、銷售人員要進行備案管理,同時對活動的內容、組織規模、銷售保健品的審核材料要出具相關部門的許可證。

      “還應暢通舉報渠道,對于活動中出現的違規、違法現象,鼓勵社會組織、媒體、群眾進行監督舉報,并給予一定的獎勵,對違法違規的會銷組織進行取締,對相關責任人給予相應處罰。”艾清補充建議。

      “同時,對于會銷的定義一定不能模糊,立法要作出明確規定,并盡量將其概念做到周延。這是因為目前保健品銷售手段花樣不斷翻新,易使不法商人打擦邊球,取締一個再以其他形式出現。因此,要將這個漏洞堵住,就要從源頭著手,減少爭議。”劉鑫強調。

      保健食品其本質屬食品

      “在我國,保健食品、功能性食品等意思是一樣的,不管以什么樣的名字面世,其概念相同。”劉俊海指出,食品安全法也將保健食品劃歸為特殊食品一類,而保健食品本質上屬于食品。

      近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保健食品監管工作的意見(征求意見稿)》,公開向社會征求意見和建議。征求意見稿中明確指出,保健食品是區別于藥品和普通食品的一類特殊食品,并明確其不能替代正常膳食、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不能替代藥物。

      “但很多商家故意混淆保健品與藥品的界限,說明書和標簽不按批準內容印制,擅自增加功能、擴大適用人群、變更食用方法和食用量,有的特意將保健品制成膠囊、片劑等形式,就是容易讓老百姓誤解,達到非法銷售目的。”劉鑫指出,這就需要在概念上避免兩者界限模糊,不然,不僅老百姓容易弄混,不法商家更是有機可乘。

      從2004年1月1日起,國家已明令所有“藥健字”保健品停止銷售,原因是“藥健字”產品混淆了藥品和保健品的界限。

      對于二者之間的區別,艾清作出了詳細解釋:“保健品不能以治療為目的,主要是調節人體機能,藥品則需經過大量臨床驗證,并通過國家藥品食品監督管理總局審查批準,有嚴格的適應癥,治療疾病有一定療效;藥品類維生素(藥字號)必須在制藥廠生產,要求所有的制藥廠都要達到GMP標準(藥品生產質量規范),而保健產品類維生素(食字號)則可以在食品廠生產,標準比藥品生產標準低。”

      “藥品和食品都是人們生活的必需品,而保健品并不是必需品,從一定意義上講屬于‘奢侈品’,消費者應當在理性的范圍內進行選擇,對保健品不可盲目推崇。”劉俊海說。

      “保健品不能代替藥品,對于身體保健只有輔助作用,并無治療意義。”艾清指出,發現身體不適應及時就醫,遵醫囑治療,切不可盲目服用保健品。

      設立定期復核檢查制度

      在艾清看來,很多保健品并不具備其宣傳所說的功效,有的可能產生嚴重的副作用,甚至一些保健品企業為突出其產品的功效,擅自在保健品中添加違禁品,如非法添加生長激素等,對消費者身體健康構成極大威脅。

      作為律師,艾清接觸過不少案例,其中有一個案例,艾清印象深刻:一位60多歲的老人,不顧家人勸阻,購買聲稱可以治療自己血小板過低的保健品,在服用了一段時間后,病情不但沒有緩解,還延誤了最佳治療時間,增加了治療難度,致使老人一度病危。

      “當前我國保健品行業門檻低,保健品魚目混珠,產品名出多門。”劉俊海指出,火熱的保健品市場背后,是大量依靠炒作概念、夸大宣傳等占領市場,成本和研發費用則只占很小比例,產品質量并不高。

      劉鑫指出,與低質量相反的是保健品售價卻十分高昂。一些保健品在披上高科技外衣之后,售價可謂一路高歌猛進,甚至達到天價。而宣傳保健品所花的廣告費用,最終都要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有業內人士指出,保健品行業利潤可達100%至200%,這已成為行業內部公開的秘密。

      “由于科技含量低,制假技術不難,由此產生了大量假冒偽劣產品,很多消費者嫌麻煩,根本不去核對是否屬于國家批準的正規產品。”劉俊海指出,甚至很多已被明令停止使用的保健品批號仍被不法商販利用制假。

      劉鑫建議,食品安全法中應明確規定,提高保健品準入門檻,大力推進科技研發,提高質量標準;對劣質保健品、三無產品、不按規定生產的保健品應做到令行禁止,對索證不全或證件過期、無效,已取消文號或衛生部下令查處的偽劣保健品應及時停止經營,并對市場已投放的產品及時銷毀,并及時發布安全消費警示。

      對于不少企業拿到“批準證”,長期持有“一勞永逸”的現象,劉俊海建議,對保健品查處應設立定期復核檢查制度,對產品的包裝、標識、銷售渠道、廣告發行等進行復查,對不符合標準的產品下架處理,對違規的企業進行相應整改,甚至吊銷營業執照,造成嚴重后果的應追究法律責任。

      (應被采訪者要求,吳淑霞、陳敏為化名)

      保健品虛假宣傳難根治 

      劉鑫建議食藥監部門建垂直領導監管制度

      “歡迎收聽今天的養生節目,今天給大家介紹一款保健品,療效十分顯著……”常聽廣播的人,經常可以聽到這樣的內容。有的廣播節目以互動的形式,接聽患者電話并給予“指導”,借機推銷產品,而這只是保健品廣告宣傳的冰山一角。

      中國政法大學醫藥法律與倫理研究中心主任劉鑫指出,保健品商家利用報刊、電視、廣播、網絡等進行廣告宣傳,以所謂的“科普宣傳”“講座”“坐堂行醫”等形式變相夸大宣傳產品功效。

      對于保健品宣傳的規定,散見于我國相關法律法規中。

      食品安全法第七十九條規定,保健食品廣告應當聲明“本品不能代替藥物”。

      廣告法第十九條規定,廣播電臺、電視臺、報刊音像出版單位、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不得以介紹健康、養生知識等形式變相發布醫療、藥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廣告。

      保健食品管理辦法第二十三條規定,保健食品的標簽、說明書和廣告內容必須真實,符合其產品質量要求。不得有暗示可使疾病痊愈的宣傳。

      ……

      如此眾多的法律法規,為何仍剎不住保健品夸大宣傳的歪風?

      對此,劉鑫認為,這與我國執法部門監管不到位有直接關系。“由于執法部門能力有限,監管落實不到位,使得法律實施效果并不好。”

      “尤其是地方廣告涉嫌保健品虛假宣傳現象十分普遍,地方經濟發展需要與企業合作,而媒體成為地方企業產品銷售擴大宣傳的渠道。”劉鑫說。

      在劉鑫看來,保健品銷售宣傳存在多頭監管的問題,其中涉及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衛生行政管理部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質量監督部門、各級進出口檢驗檢疫部門等。

      “保健食品廣告證明主要由工商部門管理,發布前不需經食品衛生部門審查,廣告發布后,抽驗在食品衛生部門,但執法權在工商部門,處理投訴則歸消費者協會,多頭管理使得對保健食品的質量監管有相當大的難度。”劉鑫指出。

      劉鑫建議,應從制度著手,完善監管體系,建立垂直領導監管制度,即食藥監部門建立從上到下的垂直管理,建立專門執法隊伍,對違法生產、銷售、宣傳保健品的企事業單位有直接管理權,對區域內違法違規現象進行嚴厲查處,并落實“誰主管、誰負責,誰在崗、誰負責,誰主張、誰負責”的責任制。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制服丝袜在线视频香蕉,五月开心六月伊人色婷婷,在线激情爱性视频,欧美性xxxbbb
      •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input id="00ikk"><del id="00ikk"></del></input>
      • <bdo id="00ikk"></bdo>
      •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 <bdo id="00ikk"></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浪潮| 国产成人免费高清激情视频| 免费又黄又爽1000禁片|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麻豆|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色| 麻豆国产在线观看免费|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完整版免费高清|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awyy爱我影院午夜| 欧美jizz18性欧美年轻| 国产日韩欧美精品一区| 么公的又大又深又硬想要小雪| 黄色免费一级片| 日韩一级在线视频|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手机在线观看| 亚洲成aⅴ人片在线影院八| 444kkk视频在线观看国产| 欧美性大战xxxxx久久久| 国产特级毛片aaaaaa毛片| 乱岳合集500篇| 香港黄色碟片黄色碟片| 日本少妇高潮喷水xxxxxxx| 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野战| 丁香六月婷婷精品免费观看| 色网站在线免费观看| 成人福利免费视频| 伊人色综合九久久天天蜜桃| 一品道一本香蕉视频| 男女下面一进一出无遮挡gif| 在线看免费毛片| 亚洲国产情侣一区二区三区| 99re热久久这里只有精品首页| 日本高清中文字幕| 又粗又大又猛又爽免费视频| jlzzjlzz亚洲乱熟无码| 欧美老熟妇xB水多毛多| 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视频 | 国产男女猛烈无遮挡免费视频网站 | 亚洲欧美综合区自拍另类| 777米奇色狠狠888俺也去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