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在英國倫敦,警察在發生恐怖襲擊的倫敦橋附近巡邏。新華社發 6月4日,在英國倫敦的倫敦橋地鐵站北側入口處,人們擺放鮮花悼念恐怖襲擊遇難者。新華社發 英國倫敦,平靜的周末被恐襲打破。尚未從曼徹斯特恐襲的傷痛中走出的英國,再次在暴徒殘忍的行為中落下淚來。短短3個月內遭遇3次恐襲,過去10年來的平靜一去不返。英國究竟為何頻頻遭襲? 3個月內 3次恐襲 “周六深夜,倫敦經歷了可怕的8分鐘。”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伊斯蘭國(IS)”通過喉舌媒體宣稱“一只IS小隊”實施了對英國倫敦的襲擊,但沒有提供證據。 6人、7人……周末,倫敦橋,遭襲的死亡人數在增加;20人、48人……受傷人數也在增加。 “倫敦橋上,一輛白色小貨車沖向行人,然后,3個人下車拿著利器在附近的巴羅集市一通亂刺。”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3名襲擊者身穿假的防彈背心,被警察當場擊斃。” 據BBC報道,英國首相特雷莎·梅表示:“根據警方和安全部門官員提供的情況,我可以確認,倫敦發生的這起可怕的事件,被視為潛在的恐怖襲擊行為。” 此次恐襲時機敏感。6月8日,英國將迎來大選。倫敦橋襲擊事件發生后,多數政黨宣布暫停選舉活動。不過,英國獨立黨拒絕暫停。BBC引用獨立黨領袖保羅·納托爾的話說,那“正是極端分子希望我們做的”。特雷莎·梅表示,周一起,所有選舉活動繼續,周四的大選也將如期舉行。 英國似乎正在遭遇“多事之秋”。 CNN引用特雷莎·梅的話說:“在過去的兩個月里,我們破壞了5起恐襲企圖。”目前,英國的恐怖威脅等級是第二高等級“嚴重”。曼徹斯特恐襲之后,英國曾將恐怖威脅等級調至最高級別“危急”,意味著恐怖襲擊迫在眉睫。不過,5月27日,特雷莎·梅將“危急”下調為“嚴重。” 這是倫敦在3個月內遭遇的第三次恐襲。 5月22日,美國女歌手亞麗安娜·格蘭迪在英國曼徹斯特體育館舉辦演唱會時,一名恐怖分子發動自殺式爆炸襲擊,造成至少22人死亡,數十人受傷。 3月22日,英國議會大廈附近發生恐怖襲擊事件,造成5人死亡,40多人受傷,死者中包括襲擊者本人。 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宣稱其制造了這兩起襲擊事件。 內外威脅 難以防范 過去十幾年里保持了平靜的英國近來為何頻頻成為恐襲目標? “過去,無論是在反恐的投入還是能力上來看,英國都比歐洲大陸國家強一些。一方面,英國享有一定的地緣優勢;另一方面,在過去40多年里,英國在與愛爾蘭共和軍打交道的過程中積累了經驗。但是,自2014年,英國加入美國打擊‘伊斯蘭國’的行列之后,情況發生了變化。”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反恐問題專家李偉接受本報采訪時說。 “英國是美國的‘鐵桿盟友’,在外交上緊跟美國。在美國不斷加強本土反恐措施的情況下,英國成為恐怖勢力打擊的目標。”李偉說。 正如英國白金漢大學安全與情報研究中心主任安東尼·格勒斯所認為的,英國在伊拉克的軍事行動以及它隨時準備轟炸“伊斯蘭國”的姿態,是英國成為攻擊目標的原因。 伯明翰城市大學應用犯罪學研究中心副主任伊姆蘭·阿萬則指出,英國長久以來就是恐怖組織定為襲擊目標的歐洲國家之一,直接打擊英國或美國這樣“更有價值的頭號攻擊目標”對恐怖分子來說是“值得慶祝的事”。 而且,英國國內也不乏極端思想存在的空間。“倫敦曾一度是國際恐怖分子的避難所,‘9·11’之后這種情況才有所改變。‘伊斯蘭國’崛起之后,在極端思想影響下,英國國內殘余的極端勢力蠢蠢欲動。”李偉說。 此外,李偉還認為,英國下調恐怖威脅等級也是此次倫敦橋襲擊的原因之一。“曼徹斯特恐襲之后,英國短暫地上調了恐怖威脅等級。但是,因為6月8日的大選,各個政黨均需造勢,所以不到一周的時間,英國就下調了恐怖威脅等級。我個人認為,這樣大幅縮減對安保的投入對于英國再次遭襲是有影響的。” “英國目前面臨的恐怖威脅已經由原來單純的本土因素演變為內外結合的恐怖形態,防范難度更高。接下來,英國不僅需要在國內強化反恐措施,還需要廣泛的國際反恐合作。否則,類似的恐襲還將持續不斷地發生。”李偉對英國未來的安全局勢很不樂觀。 激化矛盾 惡性循環 短短3個月內遭遇3次恐襲,英國民眾的安全感遭遇的打擊可想而知。 分析普遍指出,接連3次恐襲必將影響英國接下來的大選。恐襲對強硬的脫歐派有利,對主張限制難民、移民的政黨有利。“但是,這并不能緩解矛盾。目前整個歐洲都出現了向右轉的傾向,極右翼勢力興起。恐襲極有可能激化不同信仰、不同族群之間的矛盾沖突,而矛盾越激化就越有利于恐怖組織招募成員、擴大影響。這將形成一種惡性循環。”李偉說。 歐洲正面臨嚴峻的反恐形勢。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英國的反恐能力在不斷強化,但是恐怖襲擊最可怕之處就在于其呈現防不勝防的態勢。恐怖主義勢力會根據各國防范措施的強弱發動不同形式的襲擊。事實上,在應對恐怖勢力方面,國際反恐一直是跟著恐怖分子在走。這是國際反恐的一個困境。”李偉說。 對于歐洲而言,反恐還面臨來自民眾的阻力。“美國經歷了‘9·11’。那是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恐襲,美國民眾心中的傷痕迄今依然清晰。因此,美國在推動很多反恐措施時幾乎沒有阻力。但是,歐洲不同。我個人認為,迄今為止,歐洲遭遇的恐襲無論從規模上還是手段上都遠遠不及‘9·11’,所以歐洲民眾尚未真正體會到切膚之痛。因此,歐洲采取反恐措施時,尤其是觸及到人權、隱私等問題時,阻力很大。”李偉分析,“而且,歐洲一體化發展到現在,在給民眾帶來便利性的同時也給恐怖活動提供了許多方便。在歐洲,許多問題已經不是某一個國家能解決的了。” “整體而言,不同地區不同國家面臨恐怖威脅態勢不同。而且,恐怖活動與反恐措施相互作用。反恐措施嚴了,恐怖活動的規模可能就變小,手段就比較簡單。所以,反恐只能有針對性的采取相應措施。”李偉說。 |
相關閱讀:
- [ 06-06]恐襲“橫生枝節”會否影響英國大選走向
- [ 06-06]英國倫敦舉行活動悼念恐襲遇難者(組圖)
- [ 06-06]英國大選8日如期舉行 首相:不能讓恐襲打斷民主進程
- [ 06-06]為倫敦恐襲發文 特朗普又和倫敦市長懟上了
- [ 06-06]“伊斯蘭國”認領倫敦恐襲 英警方逮捕12人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