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東京6月8日電(許永新)日本原子能研究開發機構大洗研究開發中心發生核輻射事故,5名男性員工遭受輻射。該機構在7日發布消息稱,在4人的肺中檢測出放射性物質。其中一名50多歲的員工從肺部檢測出2.2萬貝克勒爾的钚239。據《每日新聞》報道,8日,該機構推測進入該男性員工體內的放射性物質總量高達36萬貝克勒爾,目前正在進行更為詳細的調查。 據原子能研究開發機構介紹,從男性員工肺部遭受的輻射值推算出進入其血液、骨頭、內臟等全身的放射性物質總量為36萬貝克勒爾。該數字相當于一年遭受1.2希沃特,50年遭受12希沃特的內部輻射。而日本的國家標準規定,處理放射性物質的工作人員受輻射量的最大限度為一年0.05希沃特或者5年0.1希沃特。 報道表明,5名工作人員在燃料研究樓中的分析室檢測核物質時,打開不銹鋼制的容器后,放在里面的塑料袋發生破裂,粉末狀的放射性物質四處飛散。包括上述男性員工在內4名員工將放射性物質钚239及镅241吸到肺里而遭受體內輻射。目前尚不清楚塑料袋破裂原因。報道稱,這5名工作人員已被送至專業機構,正在接受藥物治療以促使放射性物質排出體外。目前尚沒有人反應身體不適。原子能機構正對遭受輻射的詳細情況及對人體健康造成的影響進行調查。 |
相關閱讀:
- [ 05-16]福建海滄口岸投用核輻射監測車
- [ 05-10]福建口岸首臺核輻射監測車在海滄投入使用 為廈門會晤護航
- [ 03-27]日高官赴臺催逼核輻射食品進口 蔡當局維諾迎駕
- [ 03-17]誰在日本核輻射區“除染”?真相沒你想象那么簡單
- [ 03-17]多數電商下架日本核輻射區食品 百余家營業主體被查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