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糧船灣景區的六角形火山巖柱景觀(6月16日攝)。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面積約50平方公里,共有8個景區,結聚于兩個園區內。其中4個位于西貢火山巖園區,園區以六角形酸性火山巖柱為特色;余下4個景區位于新界東北沉積巖園區,園區展現了香港最完整的沉積地層。地質公園于2009年取得國家地質公園的資格,2011年成為世界地質公園網絡成員并正式更名為“中國香港世界地質公園”,與黃山、韓國濟州島等80多個世界級地質公園齊名。2015年,地質公園接受4年一度的評估,得以繼續成為世界地質公園網絡成員。同年,更名為“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目前,地質公園已成為香港市民及游客最受歡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新華社記者李鵬 攝

游客在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橋咀洲景區游覽(1月1日攝)。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面積約50平方公里,共有8個景區,結聚于兩個園區內。其中4個位于西貢火山巖園區,園區以六角形酸性火山巖柱為特色;余下4個景區位于新界東北沉積巖園區,園區展現了香港最完整的沉積地層。地質公園于2009年取得國家地質公園的資格,2011年成為世界地質公園網絡成員并正式更名為“中國香港世界地質公園”,與黃山、韓國濟州島等80多個世界級地質公園齊名。2015年,地質公園接受4年一度的評估,得以繼續成為世界地質公園網絡成員。同年,更名為“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目前,地質公園已成為香港市民及游客最受歡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新華社記者李鵬 攝

游客在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東平洲景區游覽(2014年11月30日攝)。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面積約50平方公里,共有8個景區,結聚于兩個園區內。其中4個位于西貢火山巖園區,園區以六角形酸性火山巖柱為特色;余下4個景區位于新界東北沉積巖園區,園區展現了香港最完整的沉積地層。地質公園于2009年取得國家地質公園的資格,2011年成為世界地質公園網絡成員并正式更名為“中國香港世界地質公園”,與黃山、韓國濟州島等80多個世界級地質公園齊名。2015年,地質公園接受4年一度的評估,得以繼續成為世界地質公園網絡成員。同年,更名為“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目前,地質公園已成為香港市民及游客最受歡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新華社記者李鵬 攝

這是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果洲群島景區的景觀(2013年6月9日攝)。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面積約50平方公里,共有8個景區,結聚于兩個園區內。其中4個位于西貢火山巖園區,園區以六角形酸性火山巖柱為特色;余下4個景區位于新界東北沉積巖園區,園區展現了香港最完整的沉積地層。地質公園于2009年取得國家地質公園的資格,2011年成為世界地質公園網絡成員并正式更名為“中國香港世界地質公園”,與黃山、韓國濟州島等80多個世界級地質公園齊名。2015年,地質公園接受4年一度的評估,得以繼續成為世界地質公園網絡成員。同年,更名為“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目前,地質公園已成為香港市民及游客最受歡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新華社記者李鵬 攝

這是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糧船灣景區海蝕洞景觀(6月16日攝)。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面積約50平方公里,共有8個景區,結聚于兩個園區內。其中4個位于西貢火山巖園區,園區以六角形酸性火山巖柱為特色;余下4個景區位于新界東北沉積巖園區,園區展現了香港最完整的沉積地層。地質公園于2009年取得國家地質公園的資格,2011年成為世界地質公園網絡成員并正式更名為“中國香港世界地質公園”,與黃山、韓國濟州島等80多個世界級地質公園齊名。2015年,地質公園接受4年一度的評估,得以繼續成為世界地質公園網絡成員。同年,更名為“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目前,地質公園已成為香港市民及游客最受歡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新華社記者李鵬 攝

游客在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果洲群島景區參觀地質奇觀(2013年6月9日攝)。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面積約50平方公里,共有8個景區,結聚于兩個園區內。其中4個位于西貢火山巖園區,園區以六角形酸性火山巖柱為特色;余下4個景區位于新界東北沉積巖園區,園區展現了香港最完整的沉積地層。地質公園于2009年取得國家地質公園的資格,2011年成為世界地質公園網絡成員并正式更名為“中國香港世界地質公園”,與黃山、韓國濟州島等80多個世界級地質公園齊名。2015年,地質公園接受4年一度的評估,得以繼續成為世界地質公園網絡成員。同年,更名為“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目前,地質公園已成為香港市民及游客最受歡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新華社記者李鵬 攝

這是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印洲塘景區景色(2013年3月24日攝)。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面積約50平方公里,共有8個景區,結聚于兩個園區內。其中4個位于西貢火山巖園區,園區以六角形酸性火山巖柱為特色;余下4個景區位于新界東北沉積巖園區,園區展現了香港最完整的沉積地層。地質公園于2009年取得國家地質公園的資格,2011年成為世界地質公園網絡成員并正式更名為“中國香港世界地質公園”,與黃山、韓國濟州島等80多個世界級地質公園齊名。2015年,地質公園接受4年一度的評估,得以繼續成為世界地質公園網絡成員。同年,更名為“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目前,地質公園已成為香港市民及游客最受歡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新華社記者李鵬 攝

這是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黃竹角咀景區景觀(2012年9月28日攝)。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面積約50平方公里,共有8個景區,結聚于兩個園區內。其中4個位于西貢火山巖園區,園區以六角形酸性火山巖柱為特色;余下4個景區位于新界東北沉積巖園區,園區展現了香港最完整的沉積地層。地質公園于2009年取得國家地質公園的資格,2011年成為世界地質公園網絡成員并正式更名為“中國香港世界地質公園”,與黃山、韓國濟州島等80多個世界級地質公園齊名。2015年,地質公園接受4年一度的評估,得以繼續成為世界地質公園網絡成員。同年,更名為“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目前,地質公園已成為香港市民及游客最受歡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新華社記者李鵬 攝

游客乘船在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果洲群島景區游覽(2013年6月9日攝)。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面積約50平方公里,共有8個景區,結聚于兩個園區內。其中4個位于西貢火山巖園區,園區以六角形酸性火山巖柱為特色;余下4個景區位于新界東北沉積巖園區,園區展現了香港最完整的沉積地層。地質公園于2009年取得國家地質公園的資格,2011年成為世界地質公園網絡成員并正式更名為“中國香港世界地質公園”,與黃山、韓國濟州島等80多個世界級地質公園齊名。2015年,地質公園接受4年一度的評估,得以繼續成為世界地質公園網絡成員。同年,更名為“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目前,地質公園已成為香港市民及游客最受歡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新華社記者李鵬 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