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海口6月28日電(記者 趙葉蘋 李浩然)記者27日隨海南省農業廳組織的調研組在臨高波蓮鎮采訪了解到,從美國回來的生物技術育種科學家吳永忠帶領一個60人的科研團隊,經過4年多研究,取得水稻遺傳智能育種技術(GAT)基礎及應用研究的重要突破。 GAT是吳永忠博士及其團隊在杜邦先鋒種子公司SPT技術基礎上,重新設計的更新一代的育制種技術,是生物技術與傳統雜交技術的有機結合,能最大限度利用種質資源進行品種選育,且不受光溫環境影響實現雜交種的高純度穩定繁制。 據海南省農業廳相關負責人介紹,這項技術克服了目前我國水稻育制種技術缺陷,育種效率較傳統育種技術提高近20倍,將促進我國種業核心技術的升級換代。 目前,吳永忠團隊的GAT研究已取得實質進展,預計到明年底,可改良出一批具有商業價值的普通隱性核不育系,進行大規模測配,篩選出高產、優質、廣適和適合機械化生產的雜交稻新品種。 “智能制種水稻可以根據不同人群的需要進行育種培育。比如糖尿病人需要一種特制的米,智能制種就可以實現,智能制種還能選育生產出不同顏色、不同香味的大米。”吳永忠說。 據介紹,智能制種選育的水稻品種口感好,營養價值高,對保障國家種業安全和糧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
相關閱讀:
- [ 06-14]用水稻插秧機 挺直腰板種田
- [ 05-17]水稻“種”出血清白蛋白或5年內可用上 臨床研究將啟
- [ 04-30]黑龍江以綠色發展理念促老工業基地振興
- [ 04-11]農民“新負擔”阻礙就近城鎮化
- [ 02-18]擼起袖子怎樣干——部委2017民生攻略
- [ 02-08]中國基因技術抗擊水稻“癌癥”取得重大突破
- [ 02-03]【中國人的活法】老丁小丁:黑土地上的一場父子之爭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