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稱,最近幾十年最重要的變化,是高收入國家在全球經濟活動中的權重日益下降。19世紀和20世紀初的“大分化”——就在那個時候,如今的高收入經濟體的財富和力量發生飛躍,超過了其他國家——明顯迅速逆轉。曾經的“分化”已停滯,現在人們看到的是“大趨同”。然而,這種趨同也是有限的趨同。這種改變全都與亞洲(最重要的是中國)的崛起有關。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7月27日報道,最能體現中國進步的東西,莫過于其龐大的儲蓄。按照市場匯率計算,中國的儲蓄總額幾乎是美國和歐盟的總和。中國儲蓄了幾乎一半的國民收入。這種異常高的儲蓄率可能下降,但這種下降將是漸進的,因為中國家庭可能會保持節儉,企業利潤在國民收入中所占的份額可能持續高企。 報道稱,中國之所以積累起如此龐大的儲蓄,部分原因是中國經濟規模已變得如此龐大,還有部分原因是中國家庭和企業儲蓄如此多。中國的資本、資本市場和金融機構在21世紀的世界經濟中的影響力,可能和美國的資本、資本市場和金融機構在20世紀的世界經濟中的影響力一樣。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計,按購買力平價計算,從1990年到2022年,高收入國家占世界產值的份額從64%下降至區區39%的水平。引人注目的是,新興和發展中國家份額的上升完全是亞洲新興和發展中國家貢獻的:因此,預計同期亞洲新興和發展中國家占世界產值的份額將從12%升至39%。 報道稱,預計到2022年,亞洲新興和發展中國家占世界產值的比例將與高收入國家相同。中國的崛起是這種相對經濟實力重大轉變的主要原因。到2022年,中國占世界產值的份額預計將從1990年的4%升至21%。 新興和發展中國家不僅在世界產值中的權重日益上升,在世界人口中的權重也日益上升。從1950年到2015年,當前高收入國家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例從27%大幅下降至15%。甚至中國人口的比例也從1950年的22%下降至2015年的19%。預計印度到2025年將成為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到2050年,聯合國預計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人口到2050年將占到全球人口的22%。這種最貧窮國家的人口在世界人口的比例上升帶來的挑戰,是顯而易見的。 報道稱,經濟趨同和人口比例變化是這幅經濟全景圖的核心元素。第三個是技術改變。數據處理與通信的匯聚帶來了互聯網,這是當今時代最重要的技術。 美國自19世紀末以來推動全球技術前沿不斷擴張。西北大學的社會科學教授羅伯特·戈登表示,美國經濟眼下并未達到其在1920年至1970年實現的卓越生產率。他還表明,1994年到2014年生產率突然大幅增長——往往歸功于互聯網——但隨后一段時期的生產率卻極為低下。測量誤差似乎至多只能對這種令人不安的放緩的一小部分做出解釋。另外一個片面的解釋是自金融危機以來投資低迷。 報道稱,相對經濟實力快速改變以及人口相對規模發生重大變化,塑造了世界。與此同時,增長動力來源——新技術、生產率增長以及全球化——也放緩至令人擔憂的水平。一個后果是許多高收入國家的實際收入增長停滯——金融危機極大地強化了這一后果。 報道稱,各個高收入經濟體的民粹主義壓力日益增加,這讓管理這些變化更為困難。最為重要的事態包括自金融危機以來實際收入陷入停滯或者下降。在2005年到2014年期間,許多高收入國家高達三分之二人口的實際收入似乎停滯或者下降。難怪有這么多的選民脾氣暴躁。他們不習慣這種狀況,也不希望習慣。 |
相關閱讀:
- [ 02-20]發達國家“貨幣冷戰”暗流涌動
- [ 08-23]中國學生留學國家選擇日趨多元化 歐亞發達國家日趨走熱
- [ 12-28]美媒:中國人海外打工愛去發達國家 人均寄回6500美元
- [ 12-02]莫迪撰文強調應對氣候變化發達國家要多擔責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